贻人口实


   贻:给;口实:话柄;即可让人利用的口实。指做事说话不小心;给人留下话柄。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yí rén kǒu shí
成语注音 一ˊ ㄖㄣˊ ㄎㄡˇ ㄕˊ
成语正音 “贻”,不能读作“dài”。
成语简拼 yrks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貽人口實
成语英文 give cause for talk
成语法文 donner prise,prêter le franc aux commérages
成语结构  动宾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贻:给;口实:话柄;即可让人利用的口实。指做事说话不小心;给人留下话柄。




成语示例


尽管有理,但切不可感情用事,做出过火的事情来,那样反倒会贻人口实。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 唐才常《上欧阳中鹄书》:“安得有此巨款?如此事果成,必贻人口实。”


成语典故

贻:给。口实:话柄。《书.仲虺之诰》:“予恐来世以台为口实。”后用以指做事说话不小心,给人留下话柄。清.李伯元《南亭笔记》卷二:“谓庆宽为醇贤王赏识之人,父功之,子罪之,未免贻人口实。”王火《战争和人》一卷四:“以秘书长的地位来说,去到武汉,共赴国难,如鱼龙入海,必然会鹏程万里,大展抱负。困守在此,得不偿失,贻人口实。” 述补 贻,遗留;口实,借口。给人留下可以利用的借口。胡山源《散花寺》:“一句假话也不说,不做~的事!”△贬义。用于可被人利用攻击、非议或讥笑的事。→授人口实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赠给。 遗留,留下:~害。~误(使受到坏的影响)。~训。~笑大方(让内行见笑)。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腔。~才。~齿。~若悬河。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港~。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喜峰~。 破裂的地方:~子。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人』

《唐韻》如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而鄰切,𠀤音仁。 《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 《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 《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又一人,君也。 《書·呂𠛬》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又予一人,天子自稱也。 《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  又二人,父母也。 《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又左人,中人,翟國二邑。  又官名。 《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  又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  又蒲人,艾人,見《歲時記》。  又姓。明人傑。  又左人,聞人,俱複姓。  又《韻補》叶如延切,音然。 《劉向·列女頌》望色請罪,桓公嘉焉。厥後治內,立爲夫人。

『口』

《唐韻》苦后切《集韻》《韻會》去厚切《正韻》苦厚切,𠀤𡨥上聲。 《說文》人所以言食也。象形。 《易·頤卦》自求口食。 《書·大禹謨》唯口出好興戎。  又戸口。 《孟子》數口之家。 《前漢·宣帝紀》膠東相成勞來不怠,流民自占八萬餘口。  又《李陵傳》捕得生口,言李陵敎單于爲兵,以備漢軍。  又姓。 《唐韻》今同州有之。 《正字通》明弘治中,宣府通判口祿。  又古口,複姓。 《正字通》漢有古口引。  又壺口,山名。 《書·禹貢》冀州旣載壺口。  又谷口,地名。 《史記·范睢傳》北有甘泉谷口。 《註》九嵏山中西謂之谷口。  又列口,縣名。 《前漢·地理志》樂浪郡,列口縣。  又《史記·倉公傳》切其脉時,右口氣息。 《註》右手寸口也。脉經,從魚際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其骨自高。  又《韻補》苦動切,音孔。 《釋名》口,空也。空上聲。  又叶康杜切,音苦。 《詩·小雅》好言自口,莠言自口。憂心愈愈,是以有侮。 《前漢·溝洫志》且漑且糞,長我禾黍。衣食京師,億萬之口。 《宋玉·風賦》侵淫谿谷,盛怒於土囊之口,緣泰山之阿,舞於松柏之下。下叶音戸。◎按唐韻正,口古音苦。引朱子韓文考異云:今建州人謂口爲苦,走爲祖。雖出俚俗,亦由音本相近,故與古暗合也。是直以爲口當讀作苦,非止叶音矣。  又叶恪侯切,音彄。 《梁法雲·三洲歌》三洲斷江口,水從窈窕河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