赈贫贷乏


   救济穷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zhèn pín dài fá
成语注音 ㄓㄣˋ ㄆ一ㄣˊ ㄉㄞˋ ㄈㄚˊ
成语简拼 zpdf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賑貧貸乏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救济穷人。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新唐书·刘仁轨传》:“赈贫贷乏,劝课耕种,为立官社,民皆安其所。”


成语典故

救济穷人。《新唐书.刘仁轨传》:“赈贫贷乏,劝课耕种,为立官社,民皆安其所。” 并列 赈,救济;贷,给予;乏,缺少。救济贫困的人。《新唐书·刘仁轨传》:“~,劝课耕种,为立官社,民皆安其所。”△褒义。多用于救助贫困方面。→赈穷济乏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救济:~济。~灾。~捐。~恤。以工代~。放~。 富裕:“邑居隐(殷)~”。

穷,收入少,生活困难,与“富”相对:~穷。~寒。~民。清~。 缺乏,不足:~乏。~血。~瘠。 絮烦可厌:~相(xiàng )。~气(a.絮烦可厌;b.行动态度不大方。“气”均读轻声)。 僧道谦称:~道。~僧。

借入或借出:~款。借~。信~。 推卸给旁人:责无旁~。 宽恕,饶恕:严惩不~。

缺少:~味。贫~。不~其人。 疲倦:~困。~累。疲~。 无能,无用:~气。~煤。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乏』

《唐韻》房法切《集韻》《韻會》扶法切,𠀤音伐。無也。 《孟子》空乏其身。 《禮·月令》季春,命有司振乏絕。 《註》暫無日乏。  又匱也。 《左傳·成二年》韓厥曰:敢告不敏,攝官承乏。 《註》猶代匱也。  又廢也。 《莊子·天地篇》子往矣,無乏吾事。 《戰國策》不敢以乏國事。  又射者所蔽。 《周禮·春官》車僕大射共三乏。 《註》一名容,用皮爲之,王大射張三侯,每侯有乏,使持旌告獲者,藉以蔽矢也。 《儀禮·鄕射禮》乏參侯道。 《疏》三分侯道。 《左傳·宣十五年》文反正爲乏。 《說文》反止爲之,反正爲𣥄。 《徐鉉曰》尙書,惟正之供,反正不供,故曰乏。 《通志》正乃射侯,正以受矢,乏乏以藏矢,是相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