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罚黜陟


   赏罚:赏赐与惩罚;黜陟:官吏的进退升降。指官吏的赏赐、惩罚和官职的升降。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hǎng fá chù zhì
成语注音 ㄕㄤˇ ㄈㄚˊ ㄔㄨˋ ㄓˋ
成语简拼 sfcz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賞罰黜陟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赏罚:赏赐与惩罚;黜陟:官吏的进退升降。指官吏的赏赐、惩罚和官职的升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晋书·挚虞传》:“赏罚黜陟,岂或有不得其所者乎?”


成语典故

黜陟:官吏的进退升降。谓官吏的赏赐、惩罚和官职的升降。《晋书.挚虞传》:“赏罚黜陟,岂或有不得其所者乎?” 并列 赏,赏赐。黜,罢官,降级。陟,升迁。指官吏的赏赐、惩罚。《晋书·挚虞传》:“~,岂或有不得其所者乎?”△用于人事策略方面。→用舍行藏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处分犯罪、犯错误或违犯某项规则的人:~款。~球。惩~。~不当罪(处罚过严或过宽,与所犯的罪行不相当)。

降职或罢免:罢~。废~。贬~。~退。~斥。~免。~逐。~陟。

登高:~山。 晋升,进用:黜~(指官吏的进退升降)。“~罚臧否,不宜异同”。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黜』

《唐韻》丑律切《集韻》《韻會》敕律切,𠀤音怵。 《說文》貶下也。 《玉篇》退也,貶也,下也,去也,放絕也,減也。 《六書故》𢷤斥汙闇也。 《書·舜典》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  又通作絀。 《禮·王制》不孝者,君絀以爵。 或作詘。別作㔘。

『陟』

《廣韻》《集韻》《韻會》𠀤竹力切,音稙。 《爾雅·釋詁》陟,陞也。 《說文》登也。 《書·舜典》汝陟帝位。  又《太甲》若陟遐,必自邇。  又《立政》其克詰爾戎兵,以陟禹之迹。 《詩·周南》陟彼崔嵬。  又《廣韻》進也。 《書·舜典》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  又《玉篇》高也。 《爾雅·釋山》山三襲陟。 《疏》山之形若三山重累者名陟。  又人名。 《書·君奭》在太戊時則有若伊陟臣扈。  又《集韻》的則切,音得。 《周禮·春官》大卜掌三夢之灋,一曰致夢,二曰觭夢,三曰咸陟。 《註》陟之爲言得也。讀如王德翟人之德。言夢之皆得也。 《集韻》或作𠉡徏徝騭。 《玉篇》古文陟字。註詳阜部七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