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手光拳


   赤手:空手。两手空空,一无所有。比喻无任何凭借或一无所有。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chì shǒu guāng quán
成语注音 ㄔˋ ㄕㄡˇ ㄍㄨㄤ ㄑㄨㄢˊ
成语简拼 csgq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英文 handless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赤手:空手。两手空空,一无所有。比喻无任何凭借或一无所有。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五回:“你赤手光拳,做成偌大家计,虽然无子,尚还可图。”


成语典故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五回:“你赤手光拳,做成偌大家计,虽然无子,尚还可图。”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红色,比朱色稍暗的颜色:~血。~字。 真诚,忠诚:~诚(极其真诚)。~忱。~子(纯洁无暇的初生婴儿,古代亦指百姓)。~胆忠心。 空无所有:~手空拳。~地千里。 裸露:~脚(光脚)。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心。棘~(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zhuó)~(开始做,动手)。~不释卷。 拿着:人~一册。 亲自动手:~稿。~迹。~令。~书(a.笔迹;b.亲笔书信)。 技能、本领:~法(技巧,方法)。~段。留一~。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国~。扒~。生产能~。 小巧易拿的:~枪。~册。

太阳、火、电等放射出来耀人眼睛,使人感到明亮,能看见物体的那种东西:阳~。月~。火~。~华(明亮的光辉)。 荣誉:~临(敬辞,意含宾客来临给主人带来光彩)。~顾。~复。 使显赫:~大。~宗耀祖。 景物:春~明媚。 光滑:~滑。~洁。~泽。 完了,一点不剩:杀~烧~。吃~用~。 露着:~膀子。 单,只:~剩下一口气。 姓。

屈指卷(juǎn )握起来的手:~头(“头”读轻声)。 徒手的武术:~术。打~。太极~。~谱。~脚。 肢体弯曲:~曲。~起腿来。 量词,用于拳头打人的动作:打他几~。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赤』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昌石切,音尺。 《說文》南方色也。 《玉篇》朱色也。 《易·說卦》乾爲大赤。 《疏》取其盛陽之色也。 《書·禹貢》厥貢惟土五色。 《疏》天子社廣五丈,東方靑,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冒以黃土。 《禮·曲禮》周人尚赤。 《註》以建子之月爲正,物萌色赤。  又《書·康誥》若保赤子。 《疏》子生而赤色,故言赤子。  又《前漢·五行志》赤地千里。 《註》空盡無物曰赤。  又《韻會》裸裎曰赤體,見肉色也。  又《史記·孟子列傳》中國名曰赤縣神州。  又《韻會》赤縣,謂畿縣也。 《晉書·成公綏傳》赤縣據於辰巳。  又水名。 《莊子·天地篇》黃帝遊乎赤水之北。 《博雅》崑崙虛,赤水出其東南陬。  又六赤。 《正字通》今骰子別名。 《李洞·贈李郞中詩》微黃喜兆莊周夢,六赤重新擲印成。  又姓。 《呂氏春秋》赤冀作臼。 《列仙傳》赤斧,巴人。  又《集韻》七迹切,音戚。 《周禮·秋官》赤犮氏。 《註》赤犮,猶言捇拔也。 《疏》捇拔,除去之也。  又《韻補》叶敕略切。 《郭璞·猙贊》章義之山,奇怪所宅。有獸似豹,厥色惟赤。宅,徒洛切。 《說文》作𤆍。

『手』

《唐韻》書九切《集韻》《韻會》《正韻》始九切,𠀤音首。 《釋名》手須也,事業所須也。 《急就篇》捲捥節爪拇指手。 《師古註》及掌謂之手。 《易·說卦》艮爲手。 《疏》艮旣爲止,手亦能止持其物,故爲手也。 《禮·玉藻》手容恭。  又以手執器亦曰手。 《禮·檀弓》王事也。子手弓而可。 《公羊傳·莊十三年》曹子手劒而從之。  又《司馬相如·上林賦》手熊羆。 《註》言手擊之。  又叶尸周切,音收。 《焦氏·易林》邑姜叔子,天文在手。實沈參墟,封爲晉侯。  又叶賞呂切,音黍。 《郭璞·神噓贊》腳屬於頭,人面無手。厥號曰噓,重黎所處。  又叶矧視切,音矢。 《宋玉·笛賦》延長頸,奮玉手,摛朱脣,曜皓齒。  又《說文》拳也。 《正字通》握手謂之拳。非手卽拳也。

『光』

《唐韻》古黃切《集韻》《韻會》《正韻》姑黃切,𠀤廣平聲。 《說文》从火在人上。本作灮,今作光。 《徐曰》光明意也。 《易·需卦》有孚光亨。 《程傳》有孚則能光明而亨通。 《正韻》輝光,明耀華彩也。  又《集韻》太歲在辛曰重光。  又諡法,能紹前業曰光。  又姓。 《廣韻》田光後,秦末子孫避地,以光爲氏。晉有光逸。  又《集韻》古曠切,廣去聲。飾色也。或作䊯。

『拳』

《唐韻》巨員切《集韻》逵員切,𠀤音權。手也。 《玉篇》屈手也。 《前漢·鉤弋倢伃傳》武帝巡守過河閒,召至,女兩手皆拳,上自披之,手卽時伸,號曰拳夫人。  又《廣雅》拳拳,憂也。一曰愛也。  又勤懇也,恭也。 《前漢·貢禹傳》不勝拳拳,不敢不盡愚心。 《註》忠謹之意。亦作惓惓。  又奉持之貌。 《禮·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又姓。衞大夫拳彌。  又《集韻》苦遠切,音綣。  又驅圓切,音弮。𠀤奉持貌。  又與弮同。 《前漢·司馬遷傳》士張空拳,冒白刃。 《註》拳,弓弩弮也。言矢盡,故張弩之空弓,非空拳也。  又已袁切,綣平聲。力也。 《詩·小雅》無拳無勇。徐邈讀。  又通作捲。見捲字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