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集。瞿秋白作于1921-1923年。《饿乡纪程》续篇。收杂感、散记、小品、游记、读书录、散文诗四十六篇。记述作者在考察莫斯科时的见闻,描绘了十月革命胜利初期苏俄社会生活中新的生机,介绍了不少著名人物的活动,并记录了自己的思想演变过程
报告文学集。瞿秋白作于1921-1923年。《饿乡纪程》续篇。收杂感、散记、小品、游记、读书录、散文诗四十六篇。记述作者在考察莫斯科时的见闻,描绘了十月革命胜利初期苏俄社会生活中新的生机,介绍了不少著名人物的活动,并记录了自己的思想演变过程
红色,比朱色稍暗的颜色:~血。~字。 真诚,忠诚:~诚(极其真诚)。~忱。~子(纯洁无暇的初生婴儿,古代亦指百姓)。~胆忠心。 空无所有:~手空拳。~地千里。 裸露:~脚(光脚)。
大都市:~市。~会。通~大邑。 一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所在的地方,京城:首~。国~。京~。建~。 美好:“雍容闲雅,甚~”。~丽。~雅。 总:~为一集。 居:“~卿相之位”。 古代称头目、首领。 姓。
全,完全:~要。功课学得~不错。 表示语气的加重:一动~不动。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包。~律。~衰。~悸。 中央,枢纽,主要的:~腹。中~。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理。~曲。~魄。~地。~扉。衷~。~旷神怡。人~惟危。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亦指记述、研究这些的文字和学科:历~。通~。断代~。近代~。世界~。文学~。~诗。~部(古代图书分类的一大部类,包括各类历史著作)。~坛。~评。~前(没有书面记录的远古)。~不绝书。 古代掌管记载史事的官:太~。内~。 古代官职:刺~。御~。 姓。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昌石切,音尺。 《說文》南方色也。 《玉篇》朱色也。 《易·說卦》乾爲大赤。 《疏》取其盛陽之色也。 《書·禹貢》厥貢惟土五色。 《疏》天子社廣五丈,東方靑,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冒以黃土。 《禮·曲禮》周人尚赤。 《註》以建子之月爲正,物萌色赤。 又《書·康誥》若保赤子。 《疏》子生而赤色,故言赤子。 又《前漢·五行志》赤地千里。 《註》空盡無物曰赤。 又《韻會》裸裎曰赤體,見肉色也。 又《史記·孟子列傳》中國名曰赤縣神州。 又《韻會》赤縣,謂畿縣也。 《晉書·成公綏傳》赤縣據於辰巳。 又水名。 《莊子·天地篇》黃帝遊乎赤水之北。 《博雅》崑崙虛,赤水出其東南陬。 又六赤。 《正字通》今骰子別名。 《李洞·贈李郞中詩》微黃喜兆莊周夢,六赤重新擲印成。 又姓。 《呂氏春秋》赤冀作臼。 《列仙傳》赤斧,巴人。 又《集韻》七迹切,音戚。 《周禮·秋官》赤犮氏。 《註》赤犮,猶言捇拔也。 《疏》捇拔,除去之也。 又《韻補》叶敕略切。 《郭璞·猙贊》章義之山,奇怪所宅。有獸似豹,厥色惟赤。宅,徒洛切。 《說文》作𤆍。
『都』《唐韻》當孤切《集韻》《韻會》《正韻》東徒切,𠀤音闍。 《廣韻》天子所宮曰都。 《周禮·地官·小司徒》四縣爲都。 又諸侯子弟封邑亦曰都。 《左傳·隱元年》大都不過參國之一。《莊二十八年》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 又卿大夫食采之邑亦曰都。 《禮·坊記》制國不過千乗,都城不過百雉。 又《正韻》美也,盛也。 《詩·鄭風》洵美且都。 《前漢·司馬相如傳》車從雍雍,閒雅甚都。 又歎美之辭。 《書·臯陶謨》臯陶曰都。 又《正韻》居也。 《東方朔·客難》身都卿相之位。 又《廣韻》總也。 《曹丕·與吳質書》頃撰遺文,都爲一集。 《韓愈·答崔立之書》若都不可得。 又《字彙補》水所聚也。 《釋名》澤中有丘曰都丘,言蟲鳥所都聚也。 又姓。 《集韻》漢臨亞侯都稽。 又《集韻》張如切,音猪。與豬通。 《書·禹貢》大野旣豬。 《又》被孟豬。 《史記·夏本紀》旣豬作旣都,孟豬作明都。
『心』《唐韻》息林切《集韻》《韻會》《正韻》思林切。 《說文》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說以爲火藏。 《徐曰》心爲大火,然則心屬火也。 《玉篇》《廣韻》𠀤訓火藏。 又《荀子·解蔽篇》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 《禮·大學疏》總包萬慮謂之心。 又《釋名》心,纖也。所識纖微無不貫也。 又本也。 《易·復卦》復其見天地之心乎。 《註》天地以本爲心者也。 《正義曰》言天地寂然不動,是以本爲心者也。 《禮·禮器》如松柏之有心也。 《註》得氣之本也。 《孔疏》得氣之本,故巡四時,柯葉無凋攺也,心謂本也。 又中也。心在身之中。 《詩序》情動于中。 《正義曰》中謂中心。凡言中央曰心。 《禮·少儀》牛羊之肺,離而不提心。 《註》不提心,謂不絕中央也。 《古歌》日出當心,謂日中也。 《邵雍淸夜吟》月到天心處,言月當天中也。 又東方五度,宿名。 《史記·天官書》心爲明堂。 又《禮·明堂位》夏后氏祭心。 《註》氣主盛也。 又《月令》季夏祭先心。 《註》五藏之次,心次肺,至此則心爲尊也。 又去聲。 《吳棫·韻補》息吝切。 《外紀》禹曰:堯舜之民,皆以堯舜之心爲心。下心字去聲。 又叶思眞切,音新。 《前漢·安世房中歌》我定歷數,人告其心。敕身齊戒,施敎申申。 又叶先容切,音松。 《詩·大雅》吉甫作頌,𥡆如淸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 《前漢·禮樂志》流星隕,感惟風,籋歸雲,撫懷心。 又叶思征切,音騂。 《揚子·太𤣥經》勤于心否貞。 又叶桑鳩切,音修。 《荀子·解蔽篇》鳳凰秋秋,其翼若干,其聲若簫。有鳳有凰,樂帝之心。簫叶疏鳩切。 又叶思敬切,音性。 《王微觀海詩》善卽誰爲御,我來無別心。聊復寓兹興,兹興將何詠。 《說文》長箋》借華心形,故惢字从心,就今文言也。若精蘊同文諸書,各以意闡古文,與今文稍遠,槪不泛引。 《類篇》偏旁作忄。亦作㣺。◎按《字彙》《正字通》心俱音辛,誤。辛在眞韻,齊齒音也。心在侵韻,閉口音也。如心字去聲,音近信,然不得竟以信字音之者,蓋信字爲眞韻內辛字之去聲,乃齊齒音也。若侵韻內心字之去聲,乃閉口音,有音而無字矣。字有不可下直音者,此類是也。蓋齊齒之辛,商之商也,閉口之心,商之羽也。每一音中,具有五音,不可無別。
『史』《唐韻》疎士切《集韻》《韻會》爽士切《正韻》師止切,𠀤音使。 《說文》記事者也。 《玉篇》掌書之官也。 《世本》黃帝始立史官,倉頡沮誦居其職。 《書·立政》周公若曰:太史司𡨥蘇公,式敬爾繇獄,以長我王國。 《詩·小雅》旣立之監,或佐之史。 《禮·曲禮》史載筆,士載言。 又《玉藻》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 又《周禮·天官·宰夫》八職,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六曰史,掌官書以贊治。○按《周禮》凡官屬皆有府史。 又《周禮·天官》女史掌王后之禮職。 《春官》大史掌建邦之六典,小史掌邦國之志,內史掌王之八枋之灋,外史掌書外令。 又御史,長史,刺史,𠀤漢官名。 又太史,九河之一。 《爾雅·釋水》太史。 《疏》李巡云:禹大使徒衆,通其水道,故曰太史。 又姓。 《廣韻》周卿,史佚之後,出建康。 又《廣韻》漢複姓,五氏:世本衞有史朝朱駒,漢書藝文志有靑史氏著書,又有新豐令王史音,吳有東萊太守太史慈,晉有東萊侯史光。 又叶疎土切。 《易林》重黎祖後,司馬大史。陵氏之災,罹宮悲苦。 《說文》本作㕜。从又持中。中,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