趦趄却顾


   趦趄:同“趑趄”,且前且退,犹豫不进;却顾:回头看。欲进而犹豫不前回头看。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zī jū què gù
成语注音 ㄗ ㄐㄨ ㄑㄩㄝˋ ㄍㄨˋ
成语简拼 zjqg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趦趄却顧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趦趄:同“趑趄”,且前且退,犹豫不进;却顾:回头看。欲进而犹豫不前回头看。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46回:“各国王国妃,俱贪看园中奇景,临别时,趦趄却顾,十步九回。”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古同“趑”。

〔趔~〕见“趔”。 倾斜:~坡。~着身子。

〔趑~〕见“趑”。

退:~步(因畏惧或厌恶而后退,如“望而~~”)。退~。 退还,不受:盛情难~。 表示转折:我来了,他~走了。 去掉:失~。了(liǎo)~。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趦』

《正字通》俗趑字。

『趄』

《廣韻》七余切《集韻》《韻會》千余切,𠀤音疽。 《說文》趑趄也。  又《集韻》或作且、跙。 《易·夬卦》其行次且。 《釋文》本亦作趑趄。或作𨀥跙。王肅云:趑趄,行止之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