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骄横放肆。
宋 王安石《辞拜相表》:“百姓以安平无事之时,而未免流离饿莩;四夷以衰弱仅存之势,而犹能跋扈飞扬。”
骄横放肆。宋 王安石《辞拜相表》:“百姓以安平无事之时,而未免流离饿莩;四夷以衰弱仅存之势,而犹能跋扈飞扬。”郭沫若《归去来.到浦东去来》:“纵容军人,使他们跋扈飞扬、横暴无耻的,不正是日本资本家吗?” 见“飞扬跋扈”。赵朴初《蝶恋花·杨花》:“乍认是花终不是,~,赫赫炎炎地。不管落红春恨积,胡然天也胡然帝。”→气焰熏天 ?缩头缩脑
翻山越岭:~涉。 踩,践踏:~前踬后(喻进退两难)。 文章或书籍正文后面的短文,说明写作经过、资料来源等与成书有关的情况:~文。~语。序~。
随从:~从。~驾(随从帝王的车驾)。 披,带:“~江离与辟芷兮”。 姓。
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跃。~鸟。 在空中运动:~雪。火箭~向太空。 形容极快:~驶。~黄腾达(喻人骤然得志,官位升迁快)。 极,特别地:刀子~快。 无根据的、无缘无故的:流言~语。 像架在空中的形状:~桥。~阁。 感情的表达与传递:~眼。
簸动,向上播散:~水。~场(cháng )。~汤止沸。 高举,向上:~手。~帆。趾高气~。~眉吐气。 在空中飘动:飘~。 称颂,传播:~言。~威。颂~。~弃。~名。 姓。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蒲撥切,音魃。 《說文》蹎跋也。 《玉篇》跋𨇨,行貌。 《詩·鄘風》大夫跋涉。 《傳》草行曰跋,水行曰涉。 《釋文》韓詩云:不由蹊遂而涉曰跋。 又《詩·豳風》狼跋其胡。 《傳》跋,躐也。 又《類篇》本也。 《禮·曲禮》燭不見跋。 《註》跋,本也。 《疏》本,把處也。 又《前漢·揚雄傳》跋犀犛。 《註》張晏曰:跋,躡也。師古曰:反戾也。 又《後漢·崔駰傳》黎共奮以跋扈兮。 《註》跋扈,强梁也。 又《篇海》足後爲跋。故書文字後曰跋。 又姓。 《五代名畫補遺》跋異,汧陽人。 又《集韻》《正韻》𠀤北末切,音撥。義同。 又《集韻》博蓋切,音貝。與䟺同。詳䟺字註。 又《韻補》叶蒲麥切。 《蘇軾·趙康靖公𥓓銘》遂授以政,歷佐三葉。濟于艱難,不疐不跋。
『扈』《唐韻》《正韻》侯古切《集韻》《韻會》後五切,𠀤音祜。 《說文》有扈,國名。夏后同姓所封,戰于甘者在鄠,有扈谷。 又桑扈,烏名。 《詩·小雅》交交桑扈,有鶯其羽。 《註》桑扈,竊脂也。 又當扈。 《山海經·郭璞贊》鳥飛以翼,當扈以須。 又官名。 《左傳·昭十七年》九扈爲九農正,扈民無淫者也。 《註》扈,止也。 又尾也。後從曰扈。 《司馬相如·上林賦》扈從橫行。 《留靑日札》言隨從天子,逐獸橫行也。 又跋扈,猶强梁也。 《後漢·質帝紀》目梁冀爲跋扈將軍。 又被也。 《屈原·離騷》扈江離與辟芷兮。 又《爾雅·釋山》山𤰞而大曰扈。 又桑扈,隱士也。 《楚辭·九章》接輿髠首兮,桑扈臝行。 又扈扈,廣也。 《禮·檀弓》爾毋扈扈爾。 又姓。 《風俗通》趙有扈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