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宕风流


   潇洒放逸而富有才华风情。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diē dàng fēng liú
成语注音 ㄉ一ㄝ ㄉㄤˋ ㄈㄥ ㄌ一ㄡˊ
成语简拼 ddfl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跌宕風流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潇洒放逸而富有才华风情。


近义词



成语示例


羽侯道:‘跌宕风流,我要贺三钟哩。’《花月痕》第四三回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续录二》:“诸君子跌宕风流,自是佳话。”


成语典故

潇洒放逸而富有才华风情。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二》:“诸君子跌宕风流,自是佳话。”《花月痕》第四三回:“羽侯道:‘跌宕风流,我要贺三钟哩。’”亦作“跌荡风流”。清 余怀《板桥杂记.珠市名妓附见》:“白门娟娟静美,跌荡风流,能度曲,善画兰。” 并列 潇洒飘逸,倜傥风情。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6:“诸君子~,自是佳话。”△褒义。多用于风度方面。也作“跌荡风流”。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摔:~跤。~倒。 下降,低落:~落。~销。水位下~。 顿足,跺:~足大叹。 疾行:~蹄而行千里。

拖延,搁置:~欠。~账(拖延不还的账)。延~。 放荡,不受拘束:流~。~逸(飘逸,洒脱)。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消息,传闻:~传(chuán )(传闻)。闻~而动。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致。~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指民歌、歌谣: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瘫。~湿。 姓。

古同“讽”,讽刺。

液体移动:~水。~汗。~血。~泪。~程。~泻。~质。~水不腐。汗~浃背。随波逐~(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 像水那样流动不定:~转(zhuǎn )。~通。~寇。~浪。~离。~散。~失。~沙。~露。~萤。 传播:~言。~传。~芳。~弊。~毒。~行(xíng )。 指江河的流水:河~。江~。溪~。激~。奔~。 像水流的东西:气~。暖~。电~。 向坏的方面转变:~于形式。 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放。~配。 品类,等级:~辈。~派。 指不正派:二~子。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跌』

《唐韻》《集韻》《韻會》徒結切《正韻》杜結切,𠀤音耋。 《說文》踢也。一曰越也。 《公羊傳·莊二十五年》肆者何,跌也。 《註》跌,過度。  又《揚子·方言》跌,蹷也。 《玉篇》仆也。 《前漢·鼂錯傳》跌而不振。 《註》師古曰:跌足,失據也。  又《後漢·律曆志》無有差跌。  又《後漢·孔融傳》跌蕩放言。 《註》無儀撿也。  又《淮南子·修務訓》夫墨子跌蹏,而趍千里。 《註》跌,疾行也。  又《集韻》陁沒切,音突。 《類篇》足傷也。

『宕』

《廣韻》徒浪切《集韻》《韻會》大浪切,𠀤音盪。 《說文》過也。一曰洞屋,从宀碭省聲。 《穀梁傳·文十一年》長翟兄弟三人佚宕中國。  又州名。秦漢諸羌地,後魏內附,周置宕州,陝西化外,汝南項有宕鄕。  又《集韻》采石工謂之宕戸。  又《正字通》與蕩通。

『流』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力求切,音留。 《說文》水行也。 《爾雅·釋言》流,覃也。 《疏》謂水之流,必相延及。 《詩·大雅》如川之流。  又《爾雅·釋詁》流,擇也,求也。 《詩·周南》左右流之。  又下也。 《詩·豳風》七月流火。  又流漫無節制也。 《禮·樂記》樂勝則流。  又《書·禹貢》二百里流。 《禮·王制》千里之外曰采,曰流。  又放也。 《書·舜典》流宥五𠛬。  又視不端諦曰流。 《左傳·成六年》鄭伯視流而行速。  又走也。 《戰國策》楚襄王流淹于城陽。 《註》謂走而自匿。  又《周禮·冬官·玉人註》鼻勺曰流,凡流皆爲龍口。  又《前漢·食貨志》朱提銀重八兩爲一流。  又《前漢·藝文志》儒家流,道家流,隂陽家流,法家流,墨家流,縱橫家流,雜家流,農家流,小說家流,各有所從出,分九家。  又流布也。 《易·謙卦》地道變盈而流謙。  又流轉也。 《禮·仲尼燕居》周流無不徧。  又《張協·七命》傾罍一朝,流湎千日。 《註》齊顏色,均衆寡謂之流。  又長流,官名。 《顏之推·家訓》名治獄參軍爲長流。  又黃流,酒名。 《詩·大雅》黃流在中。  又雙流,縣名。 《廣輿記》屬成都府。  又《韻補》叶𣼊如切,音閭。 《陸雲詩》樂奏聲哀,言發涕流。唯願君子,德與福俱。  又叶力救切,音溜。 《博𤣥詩》悠悠建平,皇澤未流。朝選于衆,乃子之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