跗蕚载韡


   《诗·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 郑玄 笺:“鄂足得华之光明,则韡韡然盛兴者,喻弟以敬事兄,兄以荣覆弟,恩义之显亦韡韡然。” 孔颖达 疏:“言兄弟和睦实强盛而有光暉也……言兄弟相亲则致荣显也。”因用以比喻兄弟均贵显荣耀。 唐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fū è zǎi wěi
成语简拼 fezw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诗·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 郑玄 笺:“鄂足得华之光明,则韡韡然盛兴者,喻弟以敬事兄,兄以荣覆弟,恩义之显亦韡韡然。” 孔颖达 疏:“言兄弟和睦实强盛而有光暉也……言兄弟相亲则致荣显也。”因用以比喻兄弟均贵显荣耀。 唐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脚背,足上:~骨。~面(脚面)。

古同“萼”。

年;岁:千~难逢。三年两~。 记录;刊登;描绘:记~。连~。转~。

装,用交通工具装:~客。~货。~重。~体。装~。满~而归。 充满:怨声~道。 乃,于是(古文里常用来表示同时做两个动作):~歌~舞。 姓。

〔~~〕光明美丽的样子,如“常棣之华,鄂不~~。”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跗』

《廣韻》甫無切《集韻》《韻會》風無切,𠀤音膚。足趾也。 《玉篇》足上也。 《儀禮·士喪禮》乃屨綦結于跗連絇。 《註》跗,足上也。 《疏》謂足背也。 《莊子·秋水篇》蹶泥則沒足滅跗。 《音義》跗,足跗也。  又《左傳·成十六年》有𩎟韋之跗注。 《跓》跗注,戎服,若袴而屬于跗,與袴連。  又人名。 《史記·扁鵲倉公傳》醫有兪跗。 《註》黃帝時將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符遇切,音附。義同。  又與拊通。 《詩·小雅》鄂不韡韡。 《箋》不音夫,當作拊。 《音義》拊亦作跗。

『蕚』

《篇海》同萼。

『韡』

《唐韻》于鬼切《集韻》《韻會》羽鬼切,𠀤音偉。 《說文》本作𩏬,盛也。从𠌶,韋聲。 《唐韻》華盛貌。 《詩·小雅》常棣之華,鄂不韡韡。 《傳》韡韡,光明也。 《集韻》《類篇》書作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