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超掖夹


   语本《孟子·梁惠王上》:“挟 太山 以超 北海 。”后以“跟超掖夹”形容富于勇力。 唐 柳宗元 《晋问》:“弓人之弓,函人之甲,胶角百选,犀兕七属,乃使跟超掖夹之伦,服而持之,南瞰诸华,北讋羣夷,技击节制,闻於天下。”集注引 童宗说 曰: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gēn chāo yè jiā
成语简拼 gcyj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语本《孟子·梁惠王上》:“挟 太山 以超 北海 。”后以“跟超掖夹”形容富于勇力。 唐 柳宗元 《晋问》:“弓人之弓,函人之甲,胶角百选,犀兕七属,乃使跟超掖夹之伦,服而持之,南瞰诸华,北讋羣夷,技击节制,闻於天下。”集注引 童宗说 曰: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脚的后部,踵:脚后~。 鞋袜的后部:高~鞋。袜后~儿。 随在后面,紧接着:~随。~踪。 赶,及:~不上班。 和,同:我~他在一起工作。 对,向:我已经~他说了。

越过,高出:~越。高~。~出。~额。~龄。~等。~载。~重。~支。 跳上,跨过:“挟泰山以~北海”。 在一定范围以外:~自然。~音速。~导现象。 遥远:~遥。~忽。 怅惘的样子:“武侯~然不对”。

用手扶着别人的胳膊:扶~。 扶持别人:~护。奖~。 古同“腋”,旁边。

把东西塞在衣袋或夹缝里:腰里~着手榴弹。

从两旁钳住:使劲儿~住。 两旁有物限制住,在两者之间:两山~一水。~峙。 搀杂:~生饭。~杂。 夹东西的器具:竹~子。~剪。卷(juǎn )~。

两层的衣服:~衣。~被。

〔~肢窝〕腋下。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跟』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痕切,音根。 《說文》足踵也。或从止作𣥦。 《釋名》足後曰跟,在下旁著地,一體任之,象本根也。 《後漢·張衡傳》阽焦原而跟止。

『超』

《廣韻》敕宵切《集韻》《韻會》癡宵切,𠀤音怊。 《說文》跳也。 《揚子·方言》超,遠也。 《博雅》渡也。 《釋名》超,卓也。舉脚有所卓越也。 《玉篇》出前也。 《左傳·僖三十三年》超乗者三百乗。 《孟子》挾太山以超北海。 《楚辭·卜居》寧超然高舉以保眞乎。  又姓。 《廣韻》漢有太僕超喜。  又《集韻》丑小切。輕走貌。  又《集韻》他弔切,音糶。趒或作超。越也。  又《韻補》叶抽廟切。 《陸雲·陸丞相誄》光被旣淳,逸軌爰超。宏綱包荒,景靈握耀。

『掖』

《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𠀤音奕。 《說文》以手持人臂投地也。  又挾扶也。 《詩·𨻰風·衡門序》誘掖其君也。 《疏》誘謂在前導之,掖謂在傍扶之。 《左傳·僖二十五年》二禮從國子巡城,掖以赴外。 《註》挾之而投於城外也。  又《說文》臂下也。與腋同。 《禮·儒行》衣逢掖之衣。 《註》逢,猶大也。大袂衣也。 《史記·商君傳》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  又宮旁舍曰掖庭,殿旁垣曰掖垣,宮闕旁小門曰左右掖門,皆取肘腋之義。 《前漢·百官公卿表》武帝更名永巷爲掖庭。  又《成帝紀》闌入尚方掖門。 《註》掖門在兩傍,言如人臂掖也。 《杜甫詩》花隱掖垣暮。  又郡縣名。 《前漢·地理志》張掖郡。 《註》張國臂掖,故曰張掖。 《又》東萊郡掖縣。 《韻會》掖,腋本一字。今扶掖字从手,肘腋字从月。然古腋字本作亦,非从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