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地势雄伟壮丽。
元 汤式《哨遍 新建构栏教坊求赞》:“三尺台包藏着屯莺聚燕闲人窟,十字街控带着踞虎盘龙旧帝基。”
同“龙盘虎踞”。明 汤式《哨遍.新建构栏教坊求赞》套曲:“三尺台包藏着屯莺聚燕闲人窟,十字街控带着踞虎盘龙旧帝基。” 并列 形容地形雄伟险要。元·汤式《哨遍·新建勾栏教坊求赞》套曲:“三尺台包藏着屯莺聚燕闲人窟,十字街控带着~旧帝基。”△多用于写地势雄奇壮观。也作“虎踞龙盘”。
蹲,坐:龙蹯虎~(形容地势险要)。~坐。箕~(古人席地而坐把两腿像八字形分开)。 占据:~守。盘~(亦作“盘据”)。雄~一方。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口(➊喻危险境地;➋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穴(喻危险境地)。~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狼(喻凶残的人)。~头蛇尾。~踞龙盘。龙腾~跃。 勇猛、威武:~将。~势。~劲。~威。~~。~气。 古同“唬”,威吓。 古同“琥”,琥珀。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居御切,音據。 《說文》蹲也。 《大戴禮》獨處而踞。 《註》踞,蹲也。 又《左傳·襄二十四年》皆踞轉而鼓琴。 《註》轉衣裝。 《疏》踞,謂坐其上也。 又《前漢·高帝紀》沛公方踞牀。 《註》踞,反企也。 又《前漢·𨻰餘傳》高祖箕踞罵詈,甚慢之。 《註》箕踞者,謂申兩脚,其形如箕。 《類篇》或作𧿃。詳𧿃字註。 又《集韻》斤於切,音居。義同。
『虎』《唐韻》火古切《集韻》《韻會》火五切,𠀤音滸。 《玉篇》惡獸也。 《說文》山獸之君,从虍从儿,虎足象人也。 《徐鉉註》象形。 《易·乾卦》風從虎。 《詩·小雅》匪兕匪虎,率彼曠野。 《大戴禮》三九二十七主星,星主虎,故虎七月而生。 《述異記》虎千年,則牙蛻而角生。 又姓。 《廣韻》漢有合浦太守虎旗,其先八元伯虎之後。 又州名,唐有虎州,後避太祖諱攺武州。 又灘名。 《水經注》夷水又東逕虎灘。 又山名。 《吳越春秋》吳王葬閶門外,金玉精上浮爲白虎,名虎丘。 又便器名。 《西京雜記》漢朝以玉爲虎子,以爲便器。 又與琥通。 《吳志·裴松之註》虞翻曰:僕聞虎魄不取腐芥。 《六書正譌》象虎踞而回顧之形。 《篇海》儿rén,古人字,虎足象人,故从人。从几,誤。 《干祿字書》通作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