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雪乌骓


   良马名。以其四蹄皆白、通身乌黑,故名。《水浒传》第五五回:“﹝ 呼延灼 ﹞便从中军舞起双鞭,纵坐下那匹御赐踢雪乌騅,咆哮嘶喊,来到阵前。”参见“ 踏雪马 ”。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tī xuě wū zhuī
成语简拼 txwz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良马名。以其四蹄皆白、通身乌黑,故名。《水浒传》第五五回:“﹝ 呼延灼 ﹞便从中军舞起双鞭,纵坐下那匹御赐踢雪乌騅,咆哮嘶喊,来到阵前。”参见“ 踏雪马 ”。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用脚触击:~毽子。一脚~开。~蹬。~踏。~皮球(a.抬脚触击皮球;b.喻互相推委,来回扯皮的官僚主义作风)。

天空中飘落的白色结晶体,多为六角形,是天空中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花。~山。~中送炭(喻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 洗去,除去:报仇~恨。为国~耻。平反昭~。 擦拭:“晏子独笑于旁,公~涕而顾晏子”。 姓。

青白杂色的马。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踢』

《廣韻》《集韻》𠀤他歷切,音逖。䟣踢,獸名。詳䟣字註。  又《集韻》式灼切,音鑠。遽貌。 《前漢·揚雄傳》河靈矍踢。 《註》驚動之貌。  又敕略切,音鄀。義同。

『雪』

《唐韻》《集韻》相絕切《韻會》《正韻》蘇絕切,𠀤音㡜。 《說文》本作䨮。凝雨。 《元命包》隂凝爲雪。 《釋名》雪,綏也。水下遇寒氣而凝,綏綏然下也。 《埤雅》雪六出而成華,言凡草木華五出,雪華獨六出,隂之成數也。 《詩·邶風》雨雪其雱。  又《廣韻》除也。 《韻會》洗也。 《莊子·知北遊》澡雪而精神。 《戰國策》得賢士與共國,以雪先王之恥,孤之願也。  又《廣韻》拭也。 《家語》以黍雪桃。 《史記·酈食其傳》沛公遽雪足杖矛,曰:延客入。  又小雪、大雪,𠀤節𠋫名。見《後漢·律曆志》。  又山名。 《後漢·明帝紀註》天山卽祈連山。一名雪山。  又陽春白雪,古曲名。  又姓。 《正字通》明洪武中巡𥳑雪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