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之匪躬


   见“蹇蹇匪躬”。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jiǎn zhī fěi gōng
成语注音 ㄐ一ㄢˇ ㄓ ㄈㄟˇ ㄍㄨㄥ
成语简拼 jzfg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蹇之匪躳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见“蹇蹇匪躬”。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钱谦益《匪斋记》:“《蹇》之六二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安知上不以蹇之匪躬勖子乎?”


成语典故

同“蹇蹇匪躬”。清 钱谦益《匪斋记》:“客有唁予者曰:‘《蹇》之六二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安知上不以蹇之匪躬易子乎?’” 见“蹇蹇匪躬”。清·钱谦益《匪斋记》:“安知上不以 ~勖子乎?”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跛,行走困难:~足。~步。 迟钝,不顺利:~涩。~滞。~拙。~运。时乖命~。 傲慢。 穷困。 驽马,亦指驴。 文言语助词:~谁留兮中洲? 姓。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往,到:“吾欲~南海”。

强盗,抢劫财物的坏人:~徒。~首。叛~。 不,不是:~夷所思(不是常人的想法)。获益~浅。

身体。 自身,亲自:反~自问。~行实践。事必~亲。 弯曲身体:鞠~。~身下拜。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蹇』

《唐韻》居偃切《集韻》《韻會》紀偃切,𠀤音犍。 《說文》跛也。 《釋名》蹇,跛蹇也,病不能執事役也。 《史記·晉世家》卻克僂,而魯使蹇,衞使眇。 《前漢·敘傳》駑蹇之乗。 《莊子·達生篇》聾盲跛蹇。  又《易·蹇卦》蹇,難也,險在前也。 《又》王臣蹇蹇。 《疏》涉蹇難而往濟蹇,故曰王臣蹇蹇也。  又《左傳·哀六年》彼皆偃蹇,將棄子命。 《註》偃蹇,驕敖。 《屈原·離騷》望瑤臺之偃蹇兮。 《註》高貌。 《又》何瓊珮之偃蹇兮。 《註》衆盛貌。  又《九歌》靈偃蹇兮姣服。 《註》舞貌。 《補註》委曲貌。  又《史記·司馬相如傳》蹇產溝瀆。 《註》蹇產,屈折也。  又《管子·四時篇》毋蹇華絕芋。 《註》蹇,拔也。  又《屈原·離騷》蹇將憺兮壽宮。 《註》蹇,詞也。  又《博雅》蹇,擾也。  又姓。 《左傳·僖三十二年》穆公訪諸蹇叔。 《註》秦大夫。 《屈原·離騷》吾令蹇脩以爲理。 《註》蹇脩,伏羲之臣也。  又《廣韻》九輦切《集韻》《韻會》九件切,𠀤搴上聲。  又《集韻》巨偃切,音鍵。義𠀤同。  又與褰同。 《莊子·山木篇》蹇裳躩步。 《楚辭·九章》憚蹇裳而濡足。 《補註》蹇,讀若褰。  又與謇同。 《屈原·離騷》余固知謇謇之爲患兮。 《註》謇謇,忠貞貌。易曰:王臣謇謇。 《補註》今《易》作蹇蹇。先儒引經多如此,蓋古今本不同耳。 《六書正譌》蹇从足,寒省聲。跛爲正義,借爲蹇難、蹇直字。別作謇,非。

『之』

《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𠀤音枝。 《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玉篇》是也,適也,往也。 《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䰟氣,則無不之也。  又於也。 《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 《註》之,適也。 《朱傳》猶於也。  又語助辭。 《書·金縢》禮亦宜之。 《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 《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  又此也。 《詩·周南》之子于歸。 《註》之子,是子也。  又變也。 《易傳》辭也者,各指其所之。 《孫奕示兒編》之字訓變,左傳,遇觀之否。言觀變爲否也。  又至也。 《詩·鄘風》之死矢靡他。  又遺也。 《揚子·法言》或問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則載而惡乎之。曰:之後世君子。 《註》言行道者貴乎及身,乃載以遺後世。  又姓。出《姓苑》。  又《郝敬讀書通》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屬,地有所往,連屬之辭也。通作旃。 《詩·唐風》舍旃舍旃。  又《魏風》上愼旃哉。𠀤與之同。通作至。往彼曰之,到此曰至,音義互通。  又《韻補》叶職流切,音周。 《楚辭·九章》呂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飯牛。不逢堯舜與桓繆兮,世孰云而知之。叶上牛下求。 《周伯琦曰》古人因物制字。如之本芝草,乎本吁氣,焉本鳶,後人借爲助語,助語之用旣多,反爲所奪,又制字以別之,乃有芝字吁字鳶字。

『匪』

《唐韻》《集韻》《韻會》府尾切《正韻》甫尾切,𠀤非上聲。 《說文》匪如篋。 《玉篇》竹器方曰匪。 《廣韻》器如竹篋。今从竹爲筐篚字。  又《說文》一曰非也。 《易·屯卦》匪𡨥㛰媾。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且其匪色。 《註》匪采,貌也。  又《集韻》《正韻》𠀤芳微切,音霏。 《禮·少儀》車馬之美,匪匪翼翼。 《註》行而有文也。  又《集韻》同騑。騑騑,馬行不止貌。  又《正韻》敷文切,音分。 《周禮·天官·大宰》八曰匪頒之式。 《註》匪,分也,謂分賜羣臣也。 《地官·廩人》以待國之匪頒。 《註》匪,讀爲分。

『躬』

《唐韻》居崇切《集韻》《韻會》居雄切,𠀤音弓。 《說文》躳或从弓,身也。 《五經文字》躬,俗躳字。今經典通用。 《易·蒙卦》見金夫不有躬。  又《艮卦》艮其身,止諸躬也。 《疏》躬,猶身也。 《書·太甲》惟尹躬克,左右厥辟。 《詩·邶風》我躬不閱。  又《周禮·春官·大宗伯》伯執躬圭。 《註》以人形爲瑑飾。  又姓。 《廣韻》出《何氏姓苑》。  又《韻補》叶姑弘切《易·震卦》不于其躬,于其鄰。 《班固·東都賦》登靈臺考休徵,俯仰乎乾坤,參象乎聖躬。  又叶俱王切。 《𨻰琳·大荒賦》延年其可留兮,何勤遠以苦躬。紛吾情之駘蕩兮,嗟吾願有弗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