蹉跎岁月


   蹉跎:时间白白地消耗掉;虚度光阴。白白地度过年月。指人生虚度年华。也作“日月蹉跎”、“岁月蹉跎”。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cuō tuó suì yuè
成语注音 ㄘㄨㄛ ㄊㄨㄛˊ ㄙㄨㄟˋ ㄩㄝˋ
成语正音 “蹉”,不能读作“chā”。
成语简拼 ctsy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蹉跎歲月
成语英文 spend one's life in fruitless efforts
成语俄文 Врéмя всё проходило дáром
成语结构  动宾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蹉跎:时间白白地消耗掉;虚度光阴。白白地度过年月。指人生虚度年华。也作“日月蹉跎”、“岁月蹉跎”。




成语示例


倘我不能报复而死,埋没了龙家的豹韬,枉蹉跎岁月一死鸿毛。(明 张凤翼《灌园记 君后授衣》)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晋 阮籍《咏怀》:“误东未终极,白日勿蹉跎。”


成语典故

蹉跎:把时间白白地耽误过去。谓虚度光阴。三国魏.阮籍《咏怀》:“白日忽蹉跎,驱马复来归。”明.张凤翼《灌园记.君后授衣》:“倘我不能报复而死,埋没了龙泉豹韬,枉蹉跎岁月一死鸿毛。”梁启超《论支那独立之实力与日本东方政策》:“必至蹉跎岁月,误尽时机。”亦作“岁月蹉跎”。明.许三阶《节侠记.闺忆》:“你我蓬飘岭南,岁月蹉跎,音书断绝。”清.郑燮《浪淘沙.和洪觉范潇湘八景》词:“岁月蹉跎,几番风浪几晴和。” 述宾 蹉跎,时间白白地过去。虚度光阴。语本晋·阮籍《咏怀》:“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林海音《太阳升起的地方》:“有人说这是在虚掷光阴、~,而我却以为这样活着很有意义!”△描写没有好好过日子。 →玩日废时 ?时不我与。也作“蹉跎时日”、“岁月蹉跎”。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跎〕a.把时光白耽误过去,如“日月~~”;b.失足。 〔~跌〕失足摔倒,喻意外的差错或失误。

〔蹉~〕见“蹉”。

地球最大的天然卫星(亦称“月亮”、“月球”):~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蚀。 计时单位:一~。~份。岁~不居(时光不停地流逝)。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刊。~薪。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饼。~琴。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子。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蹉』

《唐韻》七何切《集韻》《韻會》《正韻》倉何切,𠀤音磋。 《說文》蹉跎,失時也。 《註》徐鉉曰:按經史通作差池,此亦後人所加。詳跎字註。  又《廣韻》蹉,跌也。  又《張華·輕薄篇》孟公結重關,賓客不得蹉。 《註》蹉,過也。  又《集韻》叉宜切,音差。義同。

『跎』

《廣韻》徒何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何切,𠀤音駝。 《說文》蹉跎也。 《晉書·周處傳》人吳尋二陸,見雲,具以情告,曰:欲自修而年已蹉跎。 《楚辭·九懷》驥垂兩耳兮中坂蹉跎。 《註》蹉跎,失足。

『月』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魚厥切,音軏。 《說文》闕也。太隂之精。 《釋名》月,缺也,滿則缺也。 《易·繫辭》隂陽之義配日月。 《禮·祭義》月生於西。 《公羊傳·莊二十五年註》月者,土地之精。 《史記·天官書註》月者,隂精之宗。 《淮南子·天文訓》水氣之精者爲月。  又《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 《傳》一歲十二月,月三十日,三歲則置閏焉。  又《洪範》二曰月。 《傳》所以紀一月。 《疏》從朔至晦,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 《禮·禮運》月以爲量。 《註》天之運行,每三十日爲一月。  又姓。金月彥明首建孔子廟,明洪武中有月輝、月文憲。  又外國名。 《前漢·霍去病傳》遂臻小月氏。  又《韻補》叶危睡切。 《曹植·七啓》世有聖宰,翼帝霸世。同量乾坤,等曜日月。  又叶魚橘切。 《黃庭經》洞房靈象斗日月,父曰泥丸母雌一,三光煥照入子室。 《類篇》唐武后作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