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鲁花赤


   蒙语的音译。 元 职官名。指镇压者、制裁者、盖印者。转而有监临官、总辖官之意。 元 代 汉 人不能任正职,朝廷各部及各路、府州县均设达鲁花赤,由 蒙古 或色目人充任,以掌实权。《元史·世祖纪三》:“以 蒙古 人充各路达鲁花赤, 汉 人充总管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dá lǔ huā chì
成语简拼 dlhc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蒙语的音译。 元 职官名。指镇压者、制裁者、盖印者。转而有监临官、总辖官之意。 元 代 汉 人不能任正职,朝廷各部及各路、府州县均设达鲁花赤,由 蒙古 或色目人充任,以掌实权。《元史·世祖纪三》:“以 蒙古 人充各路达鲁花赤, 汉 人充总管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通:四通八~。~德(通行天下的美德)。~人。~士(达人)。 通晓:洞~。练~。 遍,全面:~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不计个人的得失)。 到:到~。抵~。通宵~旦。 实现:目的已~。 传出来:传(chuán)~。转(zhuǎn )~。 得到显要的地位:显~。~官贵人。 姓。

植物的繁殖器官,典型的由“花托”、“花萼”、“花冠”、“雌蕊群”和“雄蕊群”组成,有各种形状和颜色,一般长得很美丽,有的有香味,凋谢后结成果实。 供观赏的植物:~木。~草。~匠。~事(游春看花等事)。 形状像花的东西:雪~。浪~。钢~。火~。棉~(棉的絮亦称花)。礼~(烟火)。挂~(指战斗中受伤)。 用花装饰的:~圈(quān )。~篮。~灯。~车。 具有条纹或图形的,不只一种颜色的:~样。~边。~~绿绿。印~。 指“痘”:天~(一种急性传染病)。 混杂的,不单纯的:~猫。~白头发。 虚伪的,用来迷惑人的:~言巧语。 表面好看,没有实效的:打~拳。~架子。 模糊不清:头昏眼~。 喻事业的精华:体育之~。 喻女子:姊妹~。 用掉:~钱。 名目繁复的:~名册(人员名册)。 犒赏的钱或物:~红。 某些细嫩的东西:蚕~。鱼~。 指妓女或与妓女有关的:~娘(妓女)。~魁。 〔~甲〕指六十岁,如“年逾~~。” 姓。

红色,比朱色稍暗的颜色:~血。~字。 真诚,忠诚:~诚(极其真诚)。~忱。~子(纯洁无暇的初生婴儿,古代亦指百姓)。~胆忠心。 空无所有:~手空拳。~地千里。 裸露:~脚(光脚)。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达』

《廣韻》《集韻》𠀤他計切,音替。 《字林》足滑也。 《王褒·洞簫賦》其妙聲則淸靜厭瘱,順敘𤰞达。 《註》达,滑也。  又《集韻》他達切,音闥。與㒓同。 《博雅》逃也。一曰行不相遇。  又陁葛切,音達。與達同。通也。一曰迭也。 俗作迖、迏,𠀤非。 《廣韻》唐割切《集韻》《韻會》陀葛切,𠀤音薘。 《玉篇》通也。 《書·堯典》達四聰。 《禮·禮器》君子之人達。 《左傳·昭七年》其後必有達人。 《註》知能通達之人也。  又通顯也。 《孟子》達不離道。 《又》達則兼善天下。  又薦也,進也。 《禮·儒行》推賢而進達之。 《前漢·黃香傳》在位多所薦達。  又生也,遂也。 《詩·周頌》驛驛其達。 《註》苗生出土也。  又《商頌》莫遂莫達。  又徧也。 《書·召誥》則達觀于新邑營。 《註》通達觀之,言周徧也。  又宜也。 《詩·商頌》受小國是達,受大國是達。 《註》言無所不宜也。  又皆也。 《禮·禮器》君子達亹亹焉。 《註》達,猶皆也。  又專決行事曰專達。 《周禮·天官·小宰》大事從其長,小事則專達。  又以物相將曰達。 《周禮·夏官·懷方氏》達之以旌節。 《註》達民以旌節,達貢物以璽節。  又從入曰達。 《書·禹貢》達于河。  又夾室也。 《禮·內則》天子之閣,左達五,右達五。 《註》達,夾室也。各有五閣,以庋食物也。  又窻牖也。 《禮·明堂位》刮楹達鄕。 《註》每室八窻爲四達,天子之廟飾也。  又小羊名達。 《詩·大雅》先生如達。 《註》羊子易生,無留難也。  又州名。 《字彙補》梁萬州攺通州,宋攺達州。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他達切,音闥。 《集韻》行不相遇也。 《正韻》挑達,往來相見貌。 《詩·鄭風》挑兮達兮。 《註》挑,輕儇也。達,放恣也。 《集韻》或作达。

『花』

《唐韻》《集韻》《正韻》𠀤呼瓜切,音譁。 《正字通》草木之葩也。 《歐陽修·花品序》洛陽人稱花曰某花某花,稱牡丹則直曰花。  又地名。 《廣州志》南海縣有花田。  又姓。唐有花驚定。 《杜甫詩》成都猛將有花卿。 《通志·氏族略》宋有尚書郞花尹。  又《韻補》音訶。 《棗據詩》延首觀神州,廻晴盻曲阿。芳林挺修榦,一歲再三花。 《說文》本作華。榮也。从艸𠂹,鄭氏曰:𠂹,象華葉垂敷之形,亏象蔕萼也。 《唐韻古音》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晉以下書中閒用花字,或是後人攺易。唯《後漢書·李諧·述身賦》曰:樹先春而動色,草迎歲而發花。  又云:肆雕章之腴旨,咀文藝之英華。花字與華𠀤用。而五經、諸子、楚辭、先秦、兩漢之書,皆古文相傳,凡華字未有攺爲花者。考太武帝始光二年三月初造新字千餘,頒之遠近,以爲楷式,如花字之比,得非造于魏晉以下之新字乎。

『赤』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昌石切,音尺。 《說文》南方色也。 《玉篇》朱色也。 《易·說卦》乾爲大赤。 《疏》取其盛陽之色也。 《書·禹貢》厥貢惟土五色。 《疏》天子社廣五丈,東方靑,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冒以黃土。 《禮·曲禮》周人尚赤。 《註》以建子之月爲正,物萌色赤。  又《書·康誥》若保赤子。 《疏》子生而赤色,故言赤子。  又《前漢·五行志》赤地千里。 《註》空盡無物曰赤。  又《韻會》裸裎曰赤體,見肉色也。  又《史記·孟子列傳》中國名曰赤縣神州。  又《韻會》赤縣,謂畿縣也。 《晉書·成公綏傳》赤縣據於辰巳。  又水名。 《莊子·天地篇》黃帝遊乎赤水之北。 《博雅》崑崙虛,赤水出其東南陬。  又六赤。 《正字通》今骰子別名。 《李洞·贈李郞中詩》微黃喜兆莊周夢,六赤重新擲印成。  又姓。 《呂氏春秋》赤冀作臼。 《列仙傳》赤斧,巴人。  又《集韻》七迹切,音戚。 《周禮·秋官》赤犮氏。 《註》赤犮,猶言捇拔也。 《疏》捇拔,除去之也。  又《韻補》叶敕略切。 《郭璞·猙贊》章義之山,奇怪所宅。有獸似豹,厥色惟赤。宅,徒洛切。 《說文》作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