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政府没有产生之前的临时性政府,新政府组成后即告终了。 周恩来 《关于西安事变的三个电报》:“ 宋 ( 宋子文 )提议先组织过渡政府,三个月后再改造成抗 日 政府。”
新的政府没有产生之前的临时性政府,新政府组成后即告终了。 周恩来 《关于西安事变的三个电报》:“ 宋 ( 宋子文 )提议先组织过渡政府,三个月后再改造成抗 日 政府。”
横过水面:~船。~桥。~河。摆~。强~。远~重洋。 由此到彼:~过难关。 转手,移交:引~。 过河的地方:~口。~头。
治理国家事务:~治。~府。~党。~权。~纲。~策。~令。~绩。~见。~客(为个人或某一集团利益从事政治活动的人)。~局。~变。参~。议~。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财~。邮~。民~。 家庭或集体生活中的事务:家~。 姓。
储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库。天~。 旧时封建贵族和官僚的主宅,泛指一般人的住宅:~邸。~第。王~。~上。 中国唐代至清代的行政区域名,等级在县和省之间:开封~。~尹。~治。~试。首~。 国家行政机关:政~。官~。 古同“腑”,脏腑。
《唐韻》《集韻》《韻會》徒故切《正韻》獨故切,𠀤音度。 《說文》濟也。 《廣雅》去也,通也。 又通作度。 《前漢·賈誼傳》度江河亡維楫。 《集韻》或作𣳥。
『政』《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之盛切,音正。 《說文》正也。 《釋名》政,正也,下所取正也。 《易·賁卦》君子以明庶政。 《書·舜典》以齊七政。 《傳》日月五星各異政。 又《洪範》農用八政。 《疏》食爲八政之首,故以農言之。 《周禮·天官·大宰》建邦之六典,四曰政典,以平邦國,以正百官,以均萬民。 《左傳·桓二年》政以正民。 又《禮·王制》五十不從力政。 《註》力政,城道之役也。 又姓。 《廣韻》出姓苑。 又《集韻》《韻會》𠀤諸盈切,音征。賦也。通作征。 《周禮·地官·均人》掌均地政。 《註》政,讀爲征。地政謂地守地職之稅也。 《說文》从攴作政。政字原从攴作。
『府』《唐韻》方矩切《集韻》《韻會》匪父切,𠀤音甫。 《說文》文書藏也。 《周禮·天官》府六人。 《註》治藏,史掌書者。 《又》宰夫八職,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 《註》治藏,藏文書,若今起文書草也。 又《玉篇》府,聚也。藏,貨也。 《書·大禹謨》六府三事允治,萬世永賴。 《疏》水火木金土五材,兼以穀爲六府。 《禮·曲禮》在府言府,在庫言庫。 《註》府謂寶藏財賄之處也。 又掌財幣之官皆曰府。 《周禮·天官》大府,玉府,內府,外府。 又《地官》泉府。 又《春官》天府。 《前漢·食貨志》太公爲周立九府圜法。 《註》皆掌財幣之官,故云九府。 又《百官公卿表》少府掌山海地澤之稅,以給共養。 又《廣韻》府,官府,公卿牧守道德之所聚也。 《前漢·趙禹傳》文深不可居大府。 《蜀志·諸葛亮傳》開府治事。 又《韻會》唐制,爲大州曰府。 《唐書·地理志》州府三百五十八。 又《韻會》州名。漢屬太原,魏置嵐州,後唐立府州。 《前漢·禮樂志》武帝定郊祀之禮,乃立樂府。 又姓。 《風俗通》漢有司徒掾府悝。 又與腑通。 《周禮·天官·疾醫疏》六府,胃小腸大腸膀胱膽三焦,以其受盛,故謂之爲府。 又《春官·天府疏》在人身中,飮食所聚,謂之六府。 又與俯通。 《列子·周穆王篇》王府而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