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商:便利各地货物交流;惠:给人以好处。使贸易畅通,给工商业者带来好处。
通商:便利各地货物交流;惠:给人以好处。使贸易畅通,给工商业者带来好处。
日后战乱停止,我将使国家轻摇薄赋,吏治清明,兴学校,奖农桑,通商惠工。(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六章)
《左传·闵公二年》:“务材训农,通商惠工。”
并列 通商贩的路,使各地货物往来方便。语出《左传·闵公二年》:“务材训农,~、百工受惠。”孔颖达疏:“通商,通商贩之路,今货物往来也;惠工,加恩惠于百工,赏其利器用也。”姚雪垠《李自成》2卷36章:“日后战乱停止,我将使国家轻徭薄赋,吏治清明,兴学校,奖农桑,~。”△多用于治世方略方面。
没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风。~天。~气。~宵。~行。~过。~衢。贯~。四~八达。曲径~幽。 懂得,彻底明了:~晓。~彻。~今博古。~情达理。 传达:~令。~讯。~报。~告。~知。~缉。~谍。 往来交接:~敌。~商。~邮。~融。~假(jiǎ )(汉字的通用和假借)。串~。沟~。 普遍、全:~才(指知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论。~体。~身。~读。~常。~病。~盘。普~。 男女不正当的性行为:~奸。私~。
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计划、讨论:~量。~讨。~议。~定。~榷。~酌(商量斟酌)。相~。磋~。洽~。协~。 买卖,生意:~业。~店。~界。~品。~标。 古指行商(坐商为“贾”,后泛指做买卖的人,亦用以指从事私营工商业的人):~人。~贩。~贾(gǔ ㄍㄨˇ)(商人)。~旅。 数学上指除法运算中的得数:~数。 中国朝代名:~代。 中国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2”。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 姓。
恩,好处:恩~。~泽。~和。~爱。~握(恩惠深厚)。仁~。实~。施~于人。 给人财物或好处:~政。互~互利。~及远人。~而不费(给人好处自己又没有什么耗费;常用以形容有实利而不多费钱财)。 敬辞,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赠。~临。~顾。~存。~允。 古同“慧”,聪明。 姓。
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人。~人阶级。~农联盟。 制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事业:~业。~业革命。 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作。~厂。竣~。 工作量:记~。这个工程需要三十个~。 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儿。~夫(a.本领,造诣,亦作“功夫”;b.时间)。~力。 细致,精巧:~巧。~整。~笔(中国画技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 〔~尺(chǐ)〕中国古代一种记谱符号体系,有十个字: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相当于简谱的5671234567。“工”相当于“3”。 善于,长于:~书善画。~于心计。
《唐韻》《正韻》他紅切《集韻》《韻會》他東切,𠀤統平聲。 《說文》達也。 《正韻》徹也。 《易·繫辭》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 《禮·學記》知類通達。 又亨也,順也。 《禮·儒行》上通而不困。 《註》謂仕則上達乎君,不困于道德之不足也。 《易·節卦》不出戸庭,知通塞也。 又暢也。 《爾雅》四時和爲通正。 《註》通,平暢也。 又總也。 《禮·王制》以三十年之通制國用。 《註》通計三十年所入之數,使有十年之餘也。 又開也。 《前漢·何武傳》通三公官。 《註》謂更開置之也。 又𨻰也。 《前漢·夏侯勝傳》先生通正言。 《註》謂𨻰道之也。 又凡人往來交好曰通。 《前漢·季布傳》非長者勿與通。 又《陸賈傳》剖符通使。 又書名。 《白虎通》班固著。 《風俗通》應劭著。 又書首末全曰通。 《後漢·崔實傳》宜寫一通。 又凡物色純者謂之通。 《周禮·春官·司常》通帛爲旃。 《註》通帛,無他物之飾也。 又通鼓。 《周禮·地官·鼓人》以金鐸通鼓。 《疏》司馬振鐸,將軍以下卽擊鼓,故云通鼓。 又井地名。 《前漢·𠛬法志》方里爲井,井十爲通。 又《廣韻》州名。 又《韻會》馬矢曰通。 《後漢·戴就傳》以馬通薰之。 又《左傳·杜預註》旁淫曰通。 又叶他郞切,音湯。 《東方朔·七諫》身寢疾而日愁兮,情沈抑而不揚。衆人莫可與論道兮,悲精神之不通。
『商』《唐韻》式陽切《集韻》《韻會》《正韻》尸羊切,𠀤音觴。 《說文》从外知內也。从㕯,章省聲。 《廣韻》度也。 《易·兌卦》九四,商兌未寧。 《註》商,商量,裁制之謂也。 《禮·曲禮》槀魚曰商祭。 《註》商猶量也。 《疏》祭用乾魚,量度燥濕,得中而用之也。 又《玉篇》五音,金音也。 《禮·月令》其音商。 《註》商數七十二,屬金者以其濁次宮,臣之象也。秋氣和,則商聲調。 《前漢·律歷志》商之爲言章也,物成孰,可章度也。 《白虎通》商者,强也。 《梁元帝·纂要》秋曰素商,亦曰高商。 又《說文》行賈也。 《易·復卦》商旅不行。 《周禮·天官·大宰》九職,六曰商賈,阜通貨賄。 《註》行曰商,處曰賈。 《廣韻》本作𧶜。俗作啇,非。 又《集韻》刻也。 《詩·齊風·東方未明疏》尚書緯謂刻爲商。 《儀禮·士昏禮註》鄭目錄云:日入三商爲昏。 《疏》馬氏云:日未出,日沒後,皆二刻半,云三商者,據整數言也。 《正字通》商,乃漏箭所刻之處。古以刻鐫爲商,所云商金,商銀是也。刻漏者,刻其痕以驗水也。 又《廣韻》張也,又降也,又常也。 又國名。 《詩·商頌譜》商者,契所封之地。 《疏》鄭以湯取契之所封以爲代號也,服虔王肅則不然。襄九年左傳曰:閼伯居商,丘相土因之。服虔云:相土契之孫居商丘,湯以爲號。 又書序王肅註亦云:然契之封商見於書傳史記中,𠋫其文甚明。經典之言商者,皆單謂之商,未有稱商丘者,又相土之于殷室,非王迹所因,何當取其所居,以爲代號也。 又地名。 《左傳·僖二十五年》楚𩰚克屈禦寇,以申息之師戍商密。 又《春秋·襄二十一年》會于商任。 又《戰國策》高商之戰。 又州名。 《廣韻》卽古商國,後魏置洛州,周爲商州,取商於地爲名。 《戰國策》衞鞅亡魏入秦,孝公以爲相,封之於商,號曰商君。 《史記·張儀傳》臣請獻商於之地六百里。 《註》商州有古商城,其西二百餘里有古於城。 又商陵,漢侯國,在臨淮。見《史記·惠景閒侯者年表》。 又姓。 《史記·仲尼弟子傳》商瞿商澤。 又《諡法》昭功寧民曰商。 又與謫通。 《荀子·儒效篇》謫德而定次。 《註》謫與商同。 又《集韻》諸良切,音章。度也。 《書·費誓》我商賚汝。 《釋文》商如字,徐音章。
『惠』《唐韻》《集韻》《正韻》胡桂切《韻會》胡計切,𠀤音慧。 《說文》仁也。 《書·臯陶謨》安民則惠。 《蔡沈註》惠,仁之愛也。 又恩也。 《書·蔡仲之命》惟惠之懷。 又《爾雅·釋言》順也。 《書·舜典》亮采惠疇。 《詩·邶風》惠然肯來。 《毛傳》時有順心也。 又《增韻》賜也。 《禮·月令》行慶施惠。 又賚也。 《書·無逸》惠鮮鰥寡。 《註》惠鮮者,賚予賙給之,使有生意也。 又飾也。 《山海經》祠用圭璧之五,五采惠之。 《註》惠猶飾也。 又三隅矛。 《書·顧命》二人雀弁執惠。 又《諡法》柔質慈民曰惠。 又州名。隋順州,宋改惠州。 又姓。出琅邪周惠王之後,梁有惠施。 又通作慧。 《後漢·孔融傳》將不早惠乎。 《註》惠作慧。 《說文》从心从叀。 《徐鍇曰》爲惠者,心專也。會意。①字从匚从自。
『工』《唐韻》古紅切《集韻》沽紅切,𠀤音公。 《說文》巧飾也,象人有䂓榘也。 《廣韻》巧也。 《玉篇》善其事也。 《詩·小雅》工祝致告。 《傳》善其事曰工。 《疏》工者巧於所能。 又《玉篇》官也。 《書·堯典》允釐百工。 又共工,官名。 《書·堯典》共工方鳩僝功。 又《韻會》匠也。 《禮·曲禮》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獸工,草工。 《周禮·冬官考工記》審曲面埶,以飭五材,以辨民器,謂之百工。 又《正韻》事任也。 《書·臯陶謨》無曠庶官,天工人其代之。 《集傳》庶官所治,無非天事。 又射工,蟲名。 《博物志》射工蟲口中有弩形,氣射人影,隨所著處發瘡。 又通作功。 《魏志·管輅傳註》輅弟辰曰:與輅辨人物,析臧否,說近義,彈曲直,拙而不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