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高望重


   犹言德高望重。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dào gāo wàng zhòng
成语注音 ㄉㄠˋ ㄍㄠ ㄨㄤˋ ㄓㄨㄥˋ
成语简拼 dgwz
感情色彩 褒义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道高朢重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犹言德高望重。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郑观应《与青城山人书》:“道高望重之人……一心一德,力行公天下之制,主张大同,联合世界异同之民族,组织全球统一之政府。其所持之政纲,必以道德为本。”


成语典故

犹德高望重。郑观应《与青城山人书》:“道高望重之人……一心一德,力行公天下之制,主张大同,联合世界异同之民族,组织全球统一之政府。其所持之政纲,必以道德为本。” 见“德高望重”。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路,方向,途径:~路。铁~。志同~合。 指法则、规律:~理。~德。~义。得~多助,失~寡助。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学。传~。修~。 方法,办法,技术:门~。医~。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观(guàn )。~士。~姑。~行(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会~门。一贯~。 说,讲:~白。常言~。能说会~。 用语言表示情意:~喜。~歉。~谢。 线条:铅笔~儿。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量词:一~大河。两~门。上三~漆。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由下到上距离大的,与“低”相对:~峰。~空。~踞。~原。~耸。~山流水(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瞻远瞩。 高度:他身~一米八。 等级在上的:~级。~考。 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质量。~消费。~价。~档。~手。~能物理。 声音响亮:引吭~歌。 敬辞,称别人的事物:~见。~就。~论。~寿。~堂。~徒。 热烈、盛大:~昂。兴~采烈。 显贵,道德水平高:崇~。清~。~风亮节。~尚。~雅。~洁。 宗族中最在上之称:~祖。 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锰酸钾。 姓。

看,往远处看:~见。眺~。张~。~尘莫及(喻远远落后)。~风捕影。 拜访:看~。拜~。探~。 希图,盼:期~。欲~。喜出~外。 人所敬仰的,有名的:~族。名~。声~。威~。 向,朝着:~东走。 月圆,农历每月十五日前后:~日。 埋怨,责备:怨~。 姓。

分(fèn)量较大,与“轻”相对:~负。~荷。~量(liàng )。~力。举~。负~。 程度深:~色。~病。~望。~创。 价格高:~价收买。 数量多:~金聘请。眉毛~。~兵。 主要,要紧:~镇。~点。~任。~托(国家重大的托付)。~柄。 认为重要而认真对待:~视。尊~。器~。隆~。 言行不轻率:慎~。自~。

再:~复。~申。~版。~沓(重复繁冗)。~阳。~逢。 〔~庆〕地名,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地处中国西南。 层:~叠。~霄。~洋。~唱。~峦叠嶂。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道』

《唐韻》徒皓切《集韻》《韻會》《正韻》杜皓切,𠀤陶上聲。 《說文》所行道也。 《爾雅·釋宮》一達謂之道路。 《詩·小雅》周道如砥。 《前漢·董仲舒傳》道者所由適于治之路也。  又《廣韻》理也,衆妙皆道也,合三才萬物共由者也。 《易·繫辭》一隂一陽之謂道。 《又》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書·大禹謨》道心惟微。  又順也。 《書·禹貢》九河旣道。 《註》順其道也。  又國名。 《左傳·僖五年》江黃道柏。 《註》道國,在汝南安陽縣南。  又《韻會》州名。漢屬零陵郡,唐營州,攺道州。  又當道,草名。 《博雅》當道,馬舄也。  又《集韻》《韻會》大到切《正韻》杜到切,𠀤陶去聲。 《正韻》言也。 《孝經》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 《大學》如切如磋者,道學也。  又由也。 《禮·禮器》苟無忠信之人,則理不虛道。 《中庸》尊德性而道問學。  又治也。與導同。 《論語》道千乗之國。 《史記·文帝紀》道民之略,在于務本。  又引也。 《左傳·隱五年》請君釋憾于宋,敝邑爲道。  又從也。 《前漢·淮南王傳》諸使者道長安來。 《山海經》風道北來。 《註》道,從也。  又《字彙補》動五切,音覩。 《易林》冬藪枯腐,當風于道。蒙蔽塵埃,左氏勞苦。  又叶徒厚切,頭上聲。 《詩·衞風》牆有茨,不可道也。叶下醜。 《集韻》道古作𡬹。註見辵部九畫。

『高』

《廣韻》古勞切《集韻》《韻會》居勞切,𠀤音羔。 《說文》崇也。象臺觀高之形。从冂口。與倉舍同意。 《易·繫辭》𤰞高以𨻰,貴賤位矣。 《註》高謂天體也。 《又》崇高莫大乎富貴。  又《史記·高祖紀註》張晏曰:禮諡法,無高以爲功,最高而爲漢帝之太祖,故特起名焉。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沛郡高縣。  又姓。 《史記·仲尼弟子傳》高柴。  又《集韻》《韻會》𠀤居号切,音誥。度高曰高。 《左傳·隱元年·都城過百雉註》一雉之牆,長三丈,高一丈。 《釋文》高,古報反。  又如字。  又叶居侯切,音鉤。 《柳宗元·柳評事墓銘》柳侯之分,在北爲高,充于史氏,世相重侯。  又叶居何切。 《蘇黃門·嚴顏𥓓》相傳昔者嚴太守,刻石千歲字已譌。嚴顏生平吾不記,獨憶城破節最高。 《韻會》俗作髙。

『望』

《唐韻》《正韻》巫放切《集韻》《韻會》無放切,𠀤音𧧄。 《說文》出亡在外,望其還也。从亡,朢省聲。 《釋名》望,惘也,視遠惘惘也。 《詩·邶風》瞻望弗及。  又《詩·大雅》令聞令望。 《疏》爲人所觀望。  又《孟子》望望然去之。 《趙岐註》慚愧之貌也。 《朱傳》去而不顧之貌。  又《博雅》覗也。 《韻會》爲人所仰曰望。  又責望。  又怨望。  又祭名。 《書·舜典》望于山川。 《傳》皆一時望祭之。 《公羊傳·僖三十一年》望者何,望祭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武方切《正韻》無方切,𠀤音亡。義同。 《詩·小雅》萬夫所望。 《釋文》協韻音亡。  又《釋名》月滿之名也。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日在東,月在西,遙在望也。 《易·小畜》月幾望。 《左傳·桓三年疏》月體無光,待日照而光生,半照卽爲弦,全照乃成望。 《韻會》从壬,譌从王。 《說文》日月之望作朢,瞻望之望作望。今通作望,而古文制字之義遂亡。

『重』

《唐韻》柱用切《集韻》《韻會》儲用切,𠀤音緟。 《說文》厚也。 《增韻》輕之對也。 《易·繫辭》夫茅之爲物薄,而用可重也。 《禮·王制》輕任幷,重任分。  又《廣韻》更爲也。 《博雅》重,再也。  又難也。 《戰國策》臣之所重處重留也。 《註》重,猶難也。 《前漢·淮南王傳》文帝重自切責之。 《註》如淳曰:重,難也。  又貴也。 《戰國策》張儀之殘樗里疾也,重而使之。 《註》重,猶貴也。  又尊也。 《禮·祭統》所以明周公之德,而又以重其國也。 《註》重,猶尊也。  又尚也。 《禮·緇衣》臣儀行不重辭。 《註》重,猶尚也。 《疏》爲臣之法,不尚虛華之辭。  又數也。 《左傳·襄四年》武不可重,用不恢于夏家。 《註》重,猶數也。  又甚也。 《禮·檀弓》子之哭也,壹似重有憂者。 《戰國策》今富摰能而公重不相善也。 《註》重猶甚也。  又《淮南子·汜論訓》古者,人醇,工龎,商朴,女重。 《註》女重,貞正無邪。  又《戰國策》軍重踵高宛。 《註》重,輺重也。 《前漢·張耳𨻰餘傳》從閒路絕其輺重。  又星名。 《博雅》歲星謂之重星。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重平縣,屬渤海郡。  又山名。 《山海經》有重隂之山。  又木名。 《博雅》重皮,厚朴也。  又《集韻》《韻會》柱勇切《正韻》直隴切,𠀤音𢝆。 《集韻》厚也,善也,愼也。 《五音集韻》多也。 《韻會》毛氏曰:凡物不輕而重,則上聲。因其可重而重之,與再重、鄭重,皆去聲。○按《說文》柱用切,厚也,卽與輕重義同。《集韻》柱勇切,愼也,卽與鄭重義同。上去雖有二音,𠀤無二義。古人三聲通用,必謂上去異訓,不可通押,此宋人拘泥之過也。  又《廣韻》直容切《韻會》傳容切,𠀤音褈。 《廣韻》複也,疊也。 《易·乾卦》九三重剛而不中。 《疏》上下俱陽,故重剛也。 《書·舜典》重華協于帝。 《禮·禮器》天子之席五重,諸侯之席三重,大夫再重。 《楚辭·九辯》豈不鬰陶而思君兮,君之門以九重。  又穀名。 《詩·豳風》黍稷重穋。 《傳》後熟曰重。 《釋文》重,直容切,先種後熟曰重。  又作穜,音同。  又多也。 《左傳·成二年》重器備。 《註》重,猶多也。 《釋文》直恭切。  又累也。 《詩·小雅》無思不憂,祇自重兮。 《箋》重,猶累也。 《釋文》直龍切,又直用切。  又《爾雅·釋天》太歲在辛曰重光。 《釋文》直龍切。  又地名。 《左傳·僖三十一年》臧文仲往宿於重館。 《註》高平方與縣西北有重鄕城。 《釋文》直龍切。  又車名。 《詩·衞風》猗重較兮。 《傳》重較,卿士之車。 《釋文》直恭切。  又屋承霤也。 《禮·檀弓》池視重霤。 《疏》重霤,屋承霤也,以木爲之。 《釋文》直容切。  又地名。 《左傳·襄十七年》衞孫蒯田于曹隧,飮馬于重丘。 《註》重丘,曹邑。  又人名。 《書·呂𠛬》乃命重黎。 《傳》重卽羲,黎卽和。 《釋文》直龍切。  又姓。 《正字通》重黎之後,明有重省。  又神所依也。 《禮·檀弓》重主道也。 《註》始死未作主,以重主其神也。重旣虞而埋之,乃復作主。 《疏》言始死作重,猶若吉祭本主之道。主者,吉祭,所以依神。在喪重亦所以依神,故云重主道也。  又《正韻》徒紅切,音同。與穜同。穀名。  又與童同。 《禮·檀弓》與其鄰重汪踦往,皆死焉。 《註》重當爲童未冠者之稱。 《釋文》重,音同。  又《正韻》之仲切,音衆。 《前漢·匈奴傳》不如重酪之便美。 《註》重,乳汁也。本作潼。  又《韻補》叶直良切,音長。 《道藏歌》神暢感寂庭,默思徹九重。靈歌理冥運,百和結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