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养晦时


   同“遵养时晦”。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zūn yǎng huì shí
成语注音 ㄗㄨㄣ 一ㄤˇ ㄏㄨㄟˋ ㄕˊ
成语简拼 zyhs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遵養晦時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同“遵养时晦”。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唐·陈子昂《感遇》诗之十一:“浮云不足贵,遵养晦时文。”


成语典故

同“遵养时晦”。唐 陈子昂《感遇》诗之十一:“浮云不足贵,遵养晦时文。” 见“遵养时晦”。唐·陈子昂《感遇》:“浮云不足贵,~文。”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沿着,依照,按照:~守。~照。恪~。~循。~行。~养时晦。

农历每月的末一天,朔日的前一天:~朔。 夜晚:~明。风雨如~。 昏暗不明:~暝。~暗。~涩(意义隐晦,文字僻拗)。隐~(意义不明显)。 不顺利,倒霉:~气。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遵』

《唐韻》將倫切《集韻》《韻會》蹤倫切《等韻》祖倫切,𠀤音嶟。 《說文》循也。 《詩·周南》遵彼汝墳。  又《廣韻》率也,行也。習也。 《書·洪範》遵王之路,遵王之道。 《儀禮·鄕射禮》大夫有遵者則入門左。 《註》言鄕之爲大夫者,能以禮樂化其民,使遵法之,故曰遵者。  又叶徂全切,音牋。 《李尤·德陽殿賦》曰若炎唐,稽古作先。於赫聖漢,抗德以遵。 《集韻》遵古作𢍲。註詳辵部十二畫。

『晦』

《唐韻》荒內切《集韻》《韻會》呼內切《正韻》呼對切,𠀤音誨。 《說文》月盡也。 《釋名》晦,灰也。火死爲灰,月光盡似之也。 《左傳·成十六年》陳不違晦。 《註》晦,月終。  又《易·隨卦》君子以嚮晦入宴息。 《註》晦,晏也。  又《詩·陳風》風雨如晦。 《傳》晦,昏也。  又《詩·周頌》遵養時晦。 《傳》晦,昧也。  又《左傳·成十四年》《春秋》之稱,微而顯,志而晦。 《註》晦亦微,謂約言以紀事,事敘而名微。  又《左傳·昭元年》六氣,曰隂、陽、風、雨,晦、明也。 《註》晦,夜也。  又《公羊傳·僖十五年》晦者何,冥也。  又《爾雅·釋天》霧謂之晦。  又《班固·幽通賦》鮮生民之晦在。 《註》晦,亡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