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国家有灾异急难之事,帝王避离正殿,并损减常膳,表示责罚自己的过失,以期消灾除难。 宋 李纲 《贴黄奏议》:“避殿损膳,告于天地宗庙社稷,所以畏天戒也。” 宋 赵昇 《朝野类要·典礼》:“避殿损膳:昔时水旱祈祷未应,并天变星象,边鄙未
古代国家有灾异急难之事,帝王避离正殿,并损减常膳,表示责罚自己的过失,以期消灾除难。 宋 李纲 《贴黄奏议》:“避殿损膳,告于天地宗庙社稷,所以畏天戒也。” 宋 赵昇 《朝野类要·典礼》:“避殿损膳:昔时水旱祈祷未应,并天变星象,边鄙未
躲,设法躲开:~雨。~暑。~世。~讳。回~。~重就轻。~世绝俗。 防止:~免。~孕。~嫌。~雷针。
高大的房屋,特指帝王所居和朝会的地方,或供奉神佛的地方:宫~。宝~。金銮~。~堂。~阁。~上虎(喻敢谏之臣)。~试。 〔~下〕对亲王或太子的敬称。 在最后:~后。~军。
减少:~失。~耗。~益。增~。亏~。~兵折将。 使失去原来的使用效能:~坏。破~。易~。 使蒙受害处:~害。满招~,谦受益。 用刻薄的话挖苦人:~人。 刻薄,毒辣:这话太~了。
饭食:~食。用~。~宿。 进食:“宰夫~稻于梁西”。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毗義切,音鼻。 《玉篇》迴避也。 《史記·藺相如傳》望見廉頗,引車避匿。 《前漢·王吉傳》敘:避而入商雒深山。 《後漢·郅惲傳》避地敎授。 《註》隱遁也。 又《正韻》通作辟。 《論語》辟世、辟地、辟言、辟色,俱作辟。
『殿』《唐韻》《集韻》《韻會》堂練切《正韻》蕩練切,𠀤音電。堂高大者。 《初學記》《倉頡篇》殿,大堂也。商周以前,其名不載。按《史記·秦始皇本紀》始作前殿。《漢書》則有甘泉、函德、鳳凰、明光、臯門、麒麟、白虎、金華諸殿。歷代殿名或沿或革,惟魏之太極,自晉以降,正殿皆名之。 《摯虞·決疑要註》其制有陛,右墄左平。平以文塼相亞次,墄者爲階級也。九錫之禮,納陛以登,謂受此陛以上殿。顏師古曰:古者屋高嚴。皆名爲殿,不必宮中。 《前漢·黃霸傳》令郡國上計吏條對,有舉孝子者先上殿。 《註》殿,丞相所坐屋也。今唯天子宸居稱殿。 又重殿。謂有前後殿,天子之制也。 《前漢·佞幸傳》重殿洞門,皆言其僭。 又休息閑宴之殿曰便殿。 《師古·漢書註》凡言便殿、便室、便坐者,皆非正大之處,所以就便安也。 又飛行殿,輦名。 《王嘉·拾遺記》漢成帝好夕出遊,造飛行殿,方一丈,如今之輦,選羽林士負之以趨,帝於輦上,聞其中若風雷聲,名曰雲雷宮。 又殿下,次於陛下之稱。 《葉適·石林燕語》制獨天子稱陛下,殿下則諸侯皆得通稱。至唐初制令,惟皇太子皇后,百官上疏稱殿下,至今循用之。 又《廣韻》都甸切《集韻》《韻會》《正韻》丁練切,𠀤音唸。軍前曰啓,後曰殿。 《左傳·襄二十六年》析公奔晉,晉人寘諸戎車之殿,以爲謀主。 又軍敗後奔曰殿。 《左傳·宣十二年》晉隨季殿其卒而退。 又上功曰最,下功曰殿,戰功曰多。見《史記·絳侯世家註》。 又《前漢·宣帝紀》丞相御史課殿最之閒。 《註》師古曰:殿課居後也,最課居先也。 《春秋·繁露》考試之法,九分,三三列之,一爲最,五爲中,九爲殿。 又鎭也,定也。 《詩·小雅》殿天子之邦。 《毛傳》殿,鎭也。正義曰:軍行在後曰殿,取其鎭重之義。 《左傳·成二年》此車一人殿之,可以集事。 又《爾雅·釋訓》殿㕧,呻也。 《註》呻吟之聲。 《詩·小雅》民之方殿屎。 《說文》作唸。 《集韻》或作〈𣪫下心〉、𣣈。 《說文》本作𣪍,擊聲。○按殿擊本作𣪍,堂殿本作𡱂。今相沿已久,不能復正,附記於此。殿㕧的㕧字原从口从屎作。殿㕧或作殿屎。
『膳』《唐韻》常衍切《集韻》《韻會》《正韻》上演切,𠀤音善。 《說文》具食也。 《徐曰》言具備此食也。庖人和味,必加善,胡从善。 《韻會》熟食曰饗,具食曰膳。 《周禮》鄭註:膳之言善也。今時美物曰珍膳。 《前漢·宣帝紀》其令大官,損膳省宰。 《註》膳,具食也,食之善者也。 又牲肉也。 《周禮·天官》膳夫掌王之食飲膳羞。 《註》膳,牲肉也。 又《廣韻》食也。 《禮·文王世子》食下問所膳。 《註》問所食者。 又《博雅》膳,離也。 又官名。 《釋小雅》仲允膳夫。 《箋》膳夫,上士也。掌王之飮食膳羞。 又《韻會》亦作善。 《莊子·至樂篇》具太牢以爲善。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時戰切,音繕。義同。 《集韻》或作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