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希求。拿着功劳去请求奖赏。
邀:希求。拿着功劳去请求奖赏。
唐·韩愈《黄家贼事宜状》:“本无远虑深谋,意在邀功求赏。”
并列 指非分地谋取功劳和奖赏。也指请功领赏。汪文风《雾城斗》:“将来如果真有那么一天……~,独霸一方,也需要这笔本钱。”△多含贬义。用于指责某些人正当手段报功请赏。→梯荣阶禄 ?淡泊名利 淡泊明志。 也作“邀功求赏”。
约请:~请。~集。应~。 取得,希求:~赏。~准。~宠。~功请赏。 阻留:~击(拦击)。~截。
劳绩,成绩,与“过”相对:~勋。~绩。论~行赏。徒劳无~。~德无量(liàng )。~成不居(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成就,成效:成~。~能。~亏一篑。事半~倍。急~近利。 物理学上指用力使物体移动的工作,等于力乘移动的距离:~率。 本领,能耐:~夫。~底。~力(a.功夫和力量;b.功效)。~到自然成。
求:~求。~示。~假(jiǎ )。~命。~战。~教(jiào )。~愿。~君入瓮。~缨(喻请战杀敌)。 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进。~坐。~安。~便。 延聘、邀、约人来:~客。~柬。邀~。 谒见、会见:“造~诸公,不避寒暑”。
《廣韻》于宵切《集韻》《韻會》伊消切《正韻》伊堯切,𠀤音腰。 《廣韻》遮也。 《晉書·陶潛傳》王弘令潛故人齎酒于半道,邀之。 又《正韻》招也。 《李白詩》舉杯邀明月。 又《集韻》求也。通作徼。 《中庸》小人行險以徼倖。 又《正韻》通作要。 《孟子》使數人要於路。 《又》修其天爵,以要人爵。
『功』《唐韻》古紅切《集韻》《韻會》沽紅切,𠀤音公。 《說文》以勞定國曰功。从力,工聲。 《廣韻》功績也。 《書·禹謨》九功惟敘。 又自以爲功曰功之。 《史記·信陵君傳》公子乃自驕而功之,竊爲公子不取也。 又功,毛詩作公。 《詩·小雅》以奏膚公。 《註》功也。 又《韻會》大功,小功,喪服名。謂治布有精麤之分。或作紅。史記漢書,大功小功,作大紅小紅。 又《廣韻》漢複姓。 《何氏姓苑》漢營陵令成功恢。禹治水告成功後爲氏。 又《韻補》叶姑黃切,音光。 《東方朔·七諫》信直退而毀敗兮,虛僞進而得當。追悔過之無及兮,豈盡忠而有功。 又叶居銀切,音巾。 《司馬相如·子虛賦》騖于鹽浦,割鮮染輪。射中獲多,矜而自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