邈处欿视


   谓处世淡泊,视事谦逊。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miǎo chǔ jī shì
成语注音 ㄇ一ㄠˇ ㄔㄨˇ ㄐ一 ㄕˋ
成语简拼 mcjs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邈處欿視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谓处世淡泊,视事谦逊。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李东阳《翰林伦封君墓表》:“君亦邈处欿视,若韦布然,于是益以见君之贤云。”


成语典故

谓处世淡泊,视事谦逊。明李东阳《翰林伦封君墓表》:“监牧守令,庭分抗礼,非复曩昔比,君亦邈处欿视,若韦布然,于是益以见君之贤云。” 并列 欿,谦虚。淡泊处世,谦逊视事。明·李东阳《翰林伦封君墓表》:“监牧守令,庭分抗礼,非复曩昔比,君迹~,若韦布然,于是益以见君之贤云。”△描写待人接物。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遥远:~远。~~。

不自满:“如其自视~然,则过人远矣。” 忧愁:“~愁悴而委惰兮,老冉冉而逮之。” 古同“坎”,坑。

方言,心有所欲;想念。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邈』

《唐韻》莫角切《集韻》《韻會》墨角切,𠀤音㦝。 《說文》遠也。 《正韻》渺也。 《屈原·離騷》神高馳之邈邈。  又《九章》邈而不可慕。  又《爾雅·釋訓》邈邈,悶也。  又《正韻》輕視貌。與藐同。 《陸機·謝平原內史表》振景拔迹,顧邈同列。 《註》邈,凌也。  又叶莫卜切,音木。 《陸雲·被命詩》聖敬遠躋,神道元邈。思媚三靈,誕膺天篤。 《說文》本作𨘷。

『欿』

《唐韻》《集韻》𠀤他含切,音貪。 《說文》欲得也。 《玉篇》貪惏曰欿。或作𣢌、𣤉。  又《集韻》枯含切,音龕。  又《廣韻》胡感切《集韻》戸感切,𠀤音頷。義𠀤同。亦作𣣻。互見𣣻字註。  又《玉篇》口感切《集韻》《韻會》《正韻》苦感切,𠀤音坎。欿然,不自滿足意。 《孟子》如其自視欿然。  又愁貌。 《楚辭·哀時命》欿愁悴而委惰。  又《博雅》欿,〈穴下臼〉坑也。同坎。 《左傳·襄二十六年》欿用牲,加書徵之。 《釋文》欿,苦感反。 《說文長箋》貪欿音訓同。當卽一字。 《正字通》貪欿義別,長箋說非。  又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