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国殄瘁


   邦国:国家;殄:尽,绝;瘁:病。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bāng guó tiǎn cuì
成语注音 ㄅㄤ ㄍㄨㄛˊ ㄊ一ㄢˇ ㄘㄨㄟˋ
成语简拼 bgtc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邦國殄瘁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邦国:国家;殄:尽,绝;瘁:病。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


成语示例


清·章炳麟《致张继、于右任书》:“宁使人材蛰伏,邦国殄瘁,而必不可使一党不居于势要者。”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诗经 大雅 瞻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成语典故

见〔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见“人之云亡,邦国殄瘁”。章炳麟《致张继、于右任书》:“宁使人材蛰伏,~,而必不可使一党不居于势要者,非独仆所不为,亦愿诸君与同盟会人深戒之也。”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国:友~。邻~。~交(国和国之间的正式外交关系)。~国(国家)。~人(本国的人)。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是”)。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 姓。

尽,绝:~灭。~歼。暴~天物(任意糟蹋东西)。

疾病;劳累:心力交~。鞠躬尽~,死而后已。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邦』

《唐韻》博江切《集韻》《韻會》悲江切,𠀤音梆。 《說文》國也。 《周禮·天官》大宰掌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國。 《註》大曰邦,小曰國。  又《釋名》邦,封也。封有功于是也。 《書·蔡仲之命》乃命諸王邦之蔡。  又姓。 《正字通》明有邦嚴。  又叶卜工切,音崩。 《詩·小雅》以畜萬邦,叶上訩。 《又》保其家邦。叶上同。  又《大雅》御于家邦。叶上恫,凡《詩》《易》邦字𠀤同此音。

『殄』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徒典切,塡上聲。 《說文》盡也。一曰絕也。 《書·舜典》朕墍讒說殄行。 《孔傳》言疾讒說,絕君子之行也。  又《畢命》商俗靡靡,餘風未殄。  又《周禮·地官·稻人》凡稼澤,夏以水殄草而芟夷之。 《註》殄,病也,絕也。  又與腆同。 《儀禮·燕禮》寡君有不腆之酒。 《鄭註》古文腆皆作殄。 《詩·邶風》籧篨不殄。 《箋》殄,當作腆。善也。正義曰:腆與殄,古今字之異,故《儀禮》註云腆古文字作殄,是也。  又《集韻》或作塡。 《詩·小雅》哀我塡寡。塡,徒典切。

『瘁』

《廣韻》《集韻》《韻會》𠀤秦醉切,音萃。 《廣韻》病也。 《韻會》勞也。 《詩·小雅》僕夫况瘁。 《又》匪舌是出,唯躬是瘁。 《註》瘁,病也。  又《陸機·歎逝賦》悼堂構之隤瘁。 《註》瘁,猶毀也。  又《前漢·𠛬法志》是以纖微癄瘁之音作而民思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