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家婢妾


   同“ 郑玄家婢 ”。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zhèng jiā bì qiè
成语简拼 zjbq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同“ 郑玄家婢 ”。


出处典源

成语典故

同“郑玄家婢”。清 李孚青《秋日自遣》诗:“郑家婢妾如师弟,梁氏夫妻似主宾。”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新郑县一带:~人买履(讽喻那些只相信教条,不顾客观实际的人)。 姓。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庭。~眷。~长(zhǎng )。~园。~谱。~塾。~乡。~风。~训。~规。~喻户晓。如数~珍。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老~。安~。 居住:“可以~焉”。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祖。~父。~翁。~母。~慈。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畜。~禽。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农~。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行(háng )~。作~。科学~。 学术流派:儒~。法~。道~。墨~。纵横~。诸子百~。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人家。 姓。

词尾,指一类的人:老人~。 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水生~

词尾,同“价”:整天~。成年~。

被役使的女子:奴~。~女。奴颜~膝。

旧时男人娶的小老婆。 谦辞,旧时女人自称:~身。贱~。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家』

《唐韻》古牙切《集韻》《韻會》《正韻》居牙切,𠀤音加。 《說文》家居也。 《爾雅》戸牖之閒謂之扆。其內謂之家。 《詩·周南》宜其室家。 《註》家謂一門之內。  又婦謂夫曰家。 《孟子》女子生而願爲之有家。  又一夫受田百畝,曰夫家。 《周禮·地官》上地家七人,中地家六人,下地家五人。 《註》有夫有婦,然後爲家。  又大夫之邑曰家,仕於大夫者曰家臣。 《左傳·襄二十九年》大夫皆富,政將在家。  又天家,天子之稱。 《蔡邕·獨斷》天子無外,以天下爲家。  又居其地曰家。 《史記·陸賈傳》以好畤田地,善往家焉。  又著述家。 《前漢·武帝紀》表章六經,罷黜百家。  又《太史公自序》成一家之言。  又家人,易卦名。  又姓。漢劇令家羨,宋家鉉翁。  又《集韻》古胡切,音姑。 《詩·豳風》予未有室家。叶上据荼。  又《小雅》復我邦家。叶上居樗。  又與姑同。大家,女之尊稱。漢曹世叔之妻班昭稱大家,卽超妹。  又叶古俄切,音歌。 《古雉朝飛操》我獨何命兮未有家,時將暮兮可奈何。  又《孔臧·蓼賦》苟非德義,不以爲家。安逸無心,如禽獸何。  又叶古暮切,音固。 《焦氏·易林》三足孤鳥,靈明爲御。司過罰惡,自殘其家。 《說文》从宀,豭省聲。周伯溫曰:豕居之圈曰家,故从宀从豕。後人借爲室家之家。○按《六書故》作①,人所合也。从㐺,三人聚宀下,①之義也。乑古族字,乑譌爲豕,《說文》謂从豭省,無義。①字从宀从㐺,或从宀从乑。乑字从亻从人人,與㐺形近。  又𡦼。

『婢』

《廣韻》便俾切《集韻》《韻會》部弭切,𠀤音庳。 《說文》女之𤰞者。 《禮·曲禮》自世婦以下皆稱曰婢子。  又夫人負罪而有所請,亦曰婢子。 《左傳·僖十五年》𥠇姬曰:晉君朝以入,則婢子夕以死。  又《二十二年》羸氏對太子圉曰:寡君使婢子侍執巾櫛。  又有罪而沒入于官曰官婢。 《前漢·𠛬法志》太倉令淳于公罪當𠛬,小女緹縈上書,願沒入爲官婢,以贖父。  又小魚曰魚婢,見《爾雅·釋魚》。  又金鳳花,別名菊婢,見《草木譜》。  又婢曰上淸。 《司馬光·考異》引柳珵上淸傳,竇參知敗,屬上淸,定爲宮婢。一曰上淸或婢本名。 《正字通》當時通稱婢爲上淸。

『妾』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七接切,音踥。接也。得接于君子者也。 《禮·曲禮》買妾,不知其姓,則卜之。 《前漢·五行志》處妾遇之而孕。 《註》處妾,童女也。  又國名。 《山海經》雨師妾在其北。 《楊愼曰》雨師妾如姮娥織女之類,非。下文元股國在雨師妾北,可證。  又姓。漢妾胥,妾志,見《印藪》。 《說文》从䇂从女。䇂音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