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吝:庸俗;萌:发生。庸俗的念头又发生了。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黄宪传》:“时月之间,不见黄生,则鄙吝之萌复存乎心。”
鄙吝:庸俗。谓庸俗之念复生。《后汉书.黄宪传》:“时月之间,不见黄生,则鄙吝之萌复存乎心。”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宋.胡继宗《书言故事》卷六:“已觉鄙吝复萌矣。” 主谓 贪鄙庸俗的念头又有所滋生。宋·胡继宗《书言故事大全·瞻仰类》:“已觉~矣。”△多用于产生方面。→鄙吝复生。
中国周代地方组织单位之一,五百家为一鄙:~师(古官名,周制每县五鄙,“鄙师”掌其鄙之政令祭祀)。 郊野之处,边远的地方:边~。 粗俗:~陋。~俗。~夫。~近(庸俗浅近)。 轻蔑,看不起:~视。~夷。~弃。~薄。 品质低劣:卑~。 谦辞,用于自称:~人。~老。~见。 吝啬:~吝。~诈(贪吝诈伪)。
当用的财物舍不得用,过分爱惜:~惜。悭~。~啬(小气)。 耻辱:“得之不休,不获不~”。
植物的芽:~蘖。 发芽,开始发生:~生。~发。~芽。~动。故态复~。 古同“氓1”。
《廣韻》方美切《集韻》《韻會》補美切《正韻》補委切,𠀤音比。 《釋名》鄙,否也。小邑不能遠通也。 《周禮·天官·大宰》以八則治都鄙。 《註》都之所居曰鄙,公卿大夫之采邑,王子弟所食邑在畿內者。 又《地官·遂人》掌造縣鄙形體之法,五酇爲鄙,五鄙爲縣。 又《廣韻》邊鄙也。 《左傳·隱元年》太叔命西鄙北鄙貳于己。 《註》鄙,鄭邊邑。 又《正韻》陋也,厭薄之也。 《左傳·宣十四年》過我而不假道,鄙我也。 《老子·道德經》衆人皆有以,我獨頑似鄙。 又鄙與都對言,朴野也。 《淮南子·詮言訓》夫始于都者,常大于鄙。 又鄙與仁對,言不通也。 《前漢·董仲舒傳》或仁或鄙。 又嗇於財者曰鄙吝。 俗作鄙、𨝣。
『吝』《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良刃切,音藺。 《說文》恨也。 《易·屯卦》君子幾不如舍往吝。 《註》夫君子之動,豈取恨辱哉。故不如舍往吝窮也。 又《繫辭》悔吝者,憂虞之象也。 又《說文》惜也。 《易·說卦》坤爲吝嗇。 《書·仲虺之誥》攺過不吝。 《註》無所吝惜。 《論語》使驕且吝。 《註》吝,鄙嗇也。 又與遴通。 《前漢·王莽傳》性實遴嗇。 《註》師古曰:遴讀與吝同。 《說文》俗作恡。 《廣韻》俗作𠫤。 又鄙吝之吝亦作悋。 《集韻》或作𠳺𠳈,又鄙吝之吝亦作𢙵。
『萌』《唐韻》莫耕切《正韻》眉庚切,𠀤音氓。 《說文》草芽也。 又《韻會》菜始生也。 《博雅》始也。 又不動貌。 《莊子·應帝王》鄕吾示之以地文,萌乎不震不正。 又耕亦曰萌。 《周禮·秋官》薙氏掌殺草,春始生而萌之。 《註》謂耕反其萌芽。 又姓。 《正字通》五代蜀裨將萌慮。 又葭萌,地名。 《史記·貨殖傳註》屬廣漢,今利州縣。 又通氓。 《管子·山國軌》謂高田之萌曰:吾所寄幣于子者若干。 《註》萌,民也。 《戰國策》施及萌隷。 又同蕄。 《爾雅·釋訓》存存、萌萌,在也。 又《唐韻古音》讀芒。 《揚雄·幽州牧箴》義兵涉漠,偃我邊萌。叶下康韻。 又義與芒通。 《禮·月令》句者畢出,萌者盡達。 《管子·五行篇》艸木區萌。區萌卽句芒也。 又《集韻》彌登切,音瞢。義同。 又眉兵切,音明。蕨萌,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