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沿今


   谓斟酌古今沿革,以明源流。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zhuó gǔ yán jīn
成语注音 ㄓㄨㄛˊ ㄍㄨˇ 一ㄢˊ ㄐ一ㄣ
成语简拼 zgyj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谓斟酌古今沿革,以明源流。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唐·长孙讷言《〈切韵笺注〉序》:“此制酌古沿今,无以加也!”


成语典故

谓斟酌古今沿革,以明源流。唐 长孙讷言《〈切韵笺注〉序》:“此制酌古沿今,无以加也!” 并列 斟酌从古到今的沿革,以明源流。唐·长孙讷言《〈切韵笺注〉序》:“此制~,无以加也!”△多用于为政、处世方面。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斟酒:对~。 饮酒宴会:便~。清~。 考虑,度量:~办。~定。~情。斟~。~加修改。

时代久远的,过去的,与“今”相对:~代。~稀(人七十岁的代称,源于杜甫《曲江》“人生七十古来稀”)。~典。~风。~训。~道(a.指古代的道理;b.古朴;c.古老的道路)。 古体诗的简称:五~(五言古诗)。七~(七言古诗)。 姓。

顺着,照着:~岸(靠近江、河、湖、海一带的地区)。~海(靠海的一带)。~街。~途。~线。 因袭相传:~革(事物发展和变化的历程)。~习(因袭历来的习惯)。相~成习。~袭(依照旧例行事)。~用。 边:边~。坑~。河~。 在衣服等物的边上再加一条边:~个边。

现在:~天。~生。~世。~番(这次)。古为~用。~是昨非。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酌』

《唐韻》之若切《集韻》《韻會》《正韻》職略切,𠀤音灼。 《說文》盛酒行觴也。 《詩·周南》我姑酌彼金罍。 《禮·郊特牲》縮酌用茅。 《註》酌,猶斟也。酒已泲,則斟之,以實尊彝。 《前漢·蓋寬饒傳》無多酌我,我乃酒狂。 《班固·西都賦》騰酒車以斟酌。  又《博雅》酌,漱也。 《又》益也。  又《禮·曲禮》酒曰淸酌。 《博雅》淸酌,酒也。  又取善而行曰酌。 《左傳·成六年》子爲大政,將酌於民者也。 《註》酌取民心,以爲政。 《禮·坊記》上酌民言,則下天上施。 《註》酌,猶取也。  又參酌也。 《周語》而後王斟酌焉。 《前漢·敘傳》斟酌六經,放易象論。  又地名。 《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平酌侯葘川懿王子。 《註》志屬北海。  又《正字通》武王樂歌,周頌於鑠王師之篇名。酌,亦省作勺。 《禮·內則》十三舞勺。 《註》勺與酌同。  又《集韻》實若切,音杓。挹也。 《左傳·成十四年》不內酌飮。 《釋文》酌,市略反,亦讀章略反。

『古』

《唐韻》《集韻》公戸切《韻會》果五切《正韻》公土切,𠀤音鼓。 《爾雅·釋詁》古,故也。 《說文》从十,口。識前言者也。 《徐鉉曰》十口所傳,是前言也。 《玉篇》久也,始也。 《書·堯典》曰若稽古帝堯。 《詩·邶風》逝不古處。 《前漢·藝文志》世歷三古。 《孟康曰》伏羲上古,文王中古,孔子下古。  又《禮·祭義》以祀天地、山川、社稷、先古。 《註》先古,謂先祖也。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輪已庳,則於馬終古登阤也。 《註》終古,猶言常也。  又賁古,縣名。 《前漢·地理志》益州郡賁古縣。  又姓。 《廣韻》周太王從邠適岐,稱古公,其後氏焉。漢有古初,蜀志有廣漢功曹古牧,北魏有古弼。  又草名。 《爾雅·釋草》紅蘢古。 《註》俗呼紅草爲蘢鼓,語轉耳。  又《集韻》古暮切,音顧。亦作故,義同。 《劉向·九歎》興離騷之微文兮,兾靈修之壹悟。還余車于南郢兮,復姓軌于初古。  又《字彙補》溪姑切,音枯。古成氏,複姓。漢廣漢太守古成雲。後秦古成詵,以文章參樞密。

『今』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居吟切,音金。 《說文》是時也。 《廣韻》對古之稱。 《詩·召南》迨其今兮。 《毛傳》今,急辭也。 《朱傳》今,今日也。不待吉也。  又《圓覺經》無起無滅,無去來今。 《註》謂過去見在未來三世。  又《韻補》叶居靑切,音京。 《詩·周頌》有椒其馨,胡考之寧。匪且有且,匪今斯今。  又叶居良切,音姜。 《易林》庭爎夜明,追古傷今。陽弱不制,隂雄坐房。 从亼𠃌會意。𠃌,古文及字。巳往爲古,逮及爲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