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阑人散


   阑:尽。酒席完毕,客人归去。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jiǔ lán rén sàn
成语注音 ㄐ一ㄡˇ ㄌㄢˊ ㄖㄣˊ ㄙㄢˋ
成语简拼 jlrs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酒闌人散
成语英文 The wine is running out and the guests are departing.
成语结构  连动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阑:尽。酒席完毕,客人归去。



成语示例


酒阑人散仲仲,闲阶独倚梧桐。(宋 晏殊《清平乐》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唐·蒋防《霍小玉传》:“时春物尚余,夏景初丽,酒阑宾散,离思萦怀。”


成语典故

阑:尽,晚。酒席完了,客人们也相继散去。多形容亲友离散后的寂寞惆怅的情怀、心绪。宋.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词:“酒阑人散斗西倾。天如水,团扇扑流萤。”《儿女英雄传》一八回:“及至到了酒阑人散,对着那灯火楼台,静坐着一想,就觉得像有一桩无限伤心的大事兜的堆上心来。”清.王韬《海陬冶游附录》卷下:“怅佳人之难得,喜旧雨之重逢。未免有情,纸醉金迷之候;何以堪此,酒阑人散之时。”亦作“酒阑人静”。清.王韬《海陬冶游馀录》:“姬于酒阑人静,吐露衷臆,言及深际,辄为欷歔泣下。”鲁迅《集外集.〈无题〉诗之二》:“皓齿吴娃唱柳枝,酒阑人静暮春时。”亦作“酒阑宾散”。唐.蒋防《霍小玉传》:“时春物尚余,夏景初丽,酒阑宾散,离思萦怀。”亦作“酒阑客散”。明.张岱《祭秦一生文》:“至夜静灯残,酒阑客散,其于楹础之间,两目烂烂如岩下电者,非他人,必一生也。” 并列 酒宴都已完了,客人也各自回去了。宋·晏殊《清平乐》:“~忡忡,闲阶独倚梧桐。”△多用于指人的酒宴玩乐方面。 →尽欢而散 ?长夜之饮。也作“酒阑宾散”、“酒阑客散”。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用高粱、米、麦或葡萄等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白~。啤~。料~。鸡尾~。茅台~。~浆。

同“栏”。 同“拦”。 〔~干〕a.同“栏杆”;b.纵横交错,参差错落,如“梦啼妆泪红~~”。 〔~入〕进入不应进去的地方,混进,如“无票不得~~。” 残,尽,晚:夜~人静。~珊。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分开,由聚集而分离:分~。解~。涣~。~落。~失。~逸。 分布,分给:~布。~发(fā)。天女~花。 排遣:~心。~闷(mèn)。 解雇:他干的不好,让那家饭店给~了。

没有约束,松开:松~。~漫。懒~。~曲。~记。~板。~文。披~头发。 分开的,分离的:~居。~乱。~座。~兵游勇。 零碎的:~碎。~装。~页。 中医称药末:~剂。丸~膏丹。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酒』

《唐韻》子酉切,愀上聲。 《說文》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惡。一曰造也。吉凶所造也。 《釋名》酒,酉也,釀之米麴,酉澤久而味美也。亦言踧也,能否皆彊相踧持飮之也。  又入口咽之,皆踧其面也。 《周禮·天官·酒正》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淸酒。 《註》事酒,有事而飮也。昔酒,無事而飮也。淸酒,祭祀之酒。 《前漢·食貨志》酒,百藥之長。 《東方朔傳》銷憂者莫若酒。 《江純·酒誥》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成之帝女,一曰杜康。  又𤣥酒,明水也。 《禮·明堂位》夏后氏尚明水,殷尚醴,周尚酒。  又天酒,甘露也。 《瑞應圖》王者施德惠,則甘露降,一名天酒。  又官名。 《周禮·天官》酒正。 《註》酒官之長。 《又》女酒。 《註》女奴曉酒者。  又祭酒,尊稱之號。 《前漢·伍被傳》號爲劉氏祭酒。 《註》祭時惟尊長酹酒也。  又酒旗,星名。 《曹植·酒賦》仰漢旗之景曜,協嘉號於天辰。  又地名。 《左傳·莊二十二年》王與虢公酒泉之邑。 《註》邑在河南。  又《前漢·武帝紀》以其地爲武威酒泉郡。 《註》酒泉,今肅州。  又姓。明有酒好德。  又人名。 《史記·晉世家》靜公俱酒。  又《韻補》叶子小切,音剿。 《詩·鄭風》叔于狩,巷無飮酒。豈無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 《易林》白茅醴酒,靈巫拜禱。神嘻飮食,使人壽老。  又叶子與切,音苴。 《張超·誚靑衣賦》東向長跪,接狎歡酒。悉請諸靈,邪僻無主。

『人』

《唐韻》如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而鄰切,𠀤音仁。 《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 《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 《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又一人,君也。 《書·呂𠛬》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又予一人,天子自稱也。 《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  又二人,父母也。 《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又左人,中人,翟國二邑。  又官名。 《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  又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  又蒲人,艾人,見《歲時記》。  又姓。明人傑。  又左人,聞人,俱複姓。  又《韻補》叶如延切,音然。 《劉向·列女頌》望色請罪,桓公嘉焉。厥後治內,立爲夫人。

『散』

《廣韻》《韻會》蘇旱切《集韻》顙旱切,𠀤音傘。㪔,通作散。 《易·說卦》風以散之。 《禮·曲禮》積而能散。  又《公羊傳·莊十二年》散舍諸宮中。 《註》散,放也。  又《博雅》布也。 《廣韻》散,誕也。 《增韻》又宂散,閒散。 《韻會》不自檢束爲散。 《莊子·養生主》散人又惡知散木。 《註》不在可用之數。  又姓。 《書·君奭》有若散宜生。 《傳》散氏,宜生名。  又酒尊名。 《周禮·春官·鬯人》凡疈事用散。 《註》漆尊也,無飾曰散。 《儀禮·燕禮》酌散西階上。 《註》酌散者,酌方壷酒也。 《禮·禮器》賤者獻以散。 《註》五升曰散。○按《周禮》《儀禮》《禮記》《釋文》𠀤音素旱反。《韻會》獨引此條入去聲,非是。蓋上去二聲可通讀也。  又藥石屑曰散。 《後漢·華陀傳》漆葉靑䴴散。  又琴曲名。 《晉書·嵆康傳》有廣陵散。  又《廣韻》蘇旰切《集韻》《韻會》先旰切,𠀤音鏾。義同。  又《集韻》相干切。與跚同。 《史記·平原君傳》槃散行汲。 《註》索隱曰:先寒反,亦作珊。音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