酣痛淋漓


   见“酣畅淋漓”。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hān tòng lín lí
成语注音 ㄏㄢ ㄊㄨㄥˋ ㄌ一ㄣˊ ㄌ一ˊ
成语简拼 htll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酣痛淋灕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见“酣畅淋漓”。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魏源《夜雨行》:“仓卒不工且快意,酣痛淋漓聊一贾。”


成语典故

见“酣畅淋漓”。清·魏源《夜雨行》:“仓卒不工且快意,~聊一贾。”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酒喝得很畅快:~饮。半~。~醉。酒~耳热。 尽量,痛快:~畅。~赏(恣意游赏)。~眠。~然。 浓,盛:~春(春色正浓)。

疾病、创伤等引起的难受的感觉:头~。肚子~。~风。~痒(a.喻疾苦,如“~~相关”;b.喻紧要的事,如“不关~~”)。 悲伤:悲~。哀~。~楚。~惜。~不欲生。 尽情地,深切地,彻底地:~击。~悼。~责。~快。~改前非。

〔~漓〕a.沾湿或流滴,如“大汗~~”;b.畅快,如“~~尽致。” 浇:~浴。~湿。日晒雨~。

过滤:过~。 一种性病,病原体是淋病球菌。病人尿道红肿溃烂,尿有浓血。通称“淋病”;亦称“白浊”。

〔~江〕水名,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亦称“漓水”。 (灕)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酣』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甘切,音邯。 《說文》酒樂也。 《徐曰》飮洽也。 《玉篇》樂酒也,不醉也。 《書·伊訓》酣歌于室。 《傳》樂酒曰酣。 《戰國策》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爲魯連壽。 《韻會》俗作呼甘切者,非。  又《集韻》呼紺切,音顑。飮酒未旣也。

『痛』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他貢切,音𥦁。 《說文》病也。 《內經》有舉痛論。  又《增韻》楚也。疼也。 《易·說卦》坎為耳痛。 《後漢·鄧皇后紀》后曰:非不痛也,難傷老人意,故忍之耳。  又《玉篇》傷也。 《左傳·成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 《前漢·楚元王傳》言多痛切,發於至誠。 《史記·秦本紀》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於心。  又《字彙補》甚也。 《前漢·食貨志》以稽市物痛騰躍。  又凡事盡力為之者,皆曰痛。 《世說新語》痛飲酒,熟讀離騷,便可稱名士。  又姓。 《姓譜》本盛國後,實姬姓也。周穆王嬖寵盛姬早卒,穆王哀痛不已,遂改其族,謂之痛氏。

『淋』

《唐韻》力尋切《集韻》《韻會》犁針切《正韻》犁沈切,𠀤音林。 《說文》以水沃也。一曰淋淋,山下水貌。  又淋漓,渥貌。亦作淋離。 《揚雄·羽獵賦》淋離廓落。  又池名。卽太液池。 《王子年·拾遺記》昭帝元始元年,穿淋池廣千步。  又與霖通。  又《集韻》力鴆切,臨去聲。亦水沃也。 《集韻》或作𩱬。

『漓』

《廣韻》呂支切《集韻》鄰知切,𠀤音離。水滲入地。  又淋漓,雨聲。本作灕。或作離。 《廣韻》呂支切《集韻》《韻會》鄰之切《正韻》鄰溪切,𠀤音離。滲灕,流貌。一曰水滲入地。 《揚雄·河東賦》澤滲灕而下降。  又水名。 《前漢·地理志》灕水,出白石縣西塞外。  又水名,出湘南。 《水經》灕水,出陽海山,南至廣信縣入鬱水。  又山名。 《廣輿記》灕山,在廣西桂林府城東南。  又形容之辭。 《揚雄·甘泉賦》灕乎滲灑。  又淋灕,秋雨也。亦省作漓。  又與漓通,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