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漏并歇


   比喻年老衰残。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zhōng lòu bìng xiē
成语注音 ㄓㄨㄥ ㄌㄡˋ ㄅ一ㄥˋ ㄒ一ㄝ
成语简拼 zlbx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鐘漏並歇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比喻年老衰残。


成语示例


老身钟漏并歇,残年向尽,骨肉之间,殊多乖阔。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辛十四娘》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唐·沈既济《枕中记》:“今年逾八十,位极三事,钟漏并歇,筋骸俱耄。”


成语典故

源见“钟鸣漏尽”。比喻年老衰残。唐 沈既济《枕中记》:“今年逾八十,位极三事,钟漏并歇,筋骸俱耄。”《聊斋志异.辛十四娘》:“老身钟漏并歇,残年向尽。” 主谓 钟,古代响器,古代击钟以报时;漏,滴漏,古代计时器;并,一齐;歇,休、止。比喻年老身弱。《聊斋志异·辛十四娘》:“老身~,残年向尽。”△多用于描写晚年景象。 →风烛残年 ?年富力强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金属制成的响器,中空,敲时发声:警~。编~(古代乐器。把一系列铜制的钟挂在木架上组成,用小木槌击奏。各时代形制大小不一,枚数也不同)。~鼎(古铜器总称,上面铭刻文字)。 计时的器具:~表(钟和表的总称)。座~。~鸣漏尽(晨钟已鸣,夜漏将尽。喻年届迟幕)。 指某个一定的时间,小时:~头(小时,如“开了一个~~的会”)。 杯子。 集中,专一:~情(感情专注)。~爱(特别爱)。~灵毓秀(指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

物体由孔或缝透过:壶里的水~光了。~风。渗~。~泄(❶水、光等流出或透出;❷泄露)。~电(跑电)。 泄露:走~消息。~底(泄露内情)。透~。 脱逃或无意放过:疏~。遗~。挂一~万。~网之鱼。 〔~壶〕古代计时器,铜制有孔,可以滴水或漏沙,有刻度标志以计时间。简称“漏”,如“铜壶滴~”(亦称“铜壶刻漏”),“~尽更深”。 中医指某些流出脓血黏液的病:崩~(子宫大量出血的病)。痔~。

合在一起:~拢。合~。兼~。 一齐,平排着:~驾齐驱。~重(zhòng )。~行(xíng )。 连词,表平列或进一层:~且。 用在否定词前,加强否定的语气,表不像预料的那样:~不容易。

中国山西省太原市的别称。

休息:~憩。~脚。~晌。安~。~凉。~心。 停止:~止。~业。~工。停~。间~。~班。~后语。 很短的一段时间:过了一~。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漏』

《唐韻》靈𠋫切《集韻》《韻會》《正韻》郎豆切,𠀤音陋。滲漏也。 《說文》漏以銅壷受水,刻節畫,夜百刻。亦取漏下之義。 《周禮·夏官》挈壷氏,掌漏刻之官。  又泄也。 《左傳·僖四年》齊寺人貂始漏師于多魚。 《疏》言漏洩師之密謀也。  又遺失也。 《荀子·脩身篇》易忘曰漏。  又《爾雅·釋宮》西北隅謂之屋漏。 《詩·大雅》尚不愧于屋漏。 《箋》漏,隱也。  又竅也。 《白虎通·聖人篇》禹耳三漏,是謂大通。  又穿也。 《淮南子·泰族訓》朱絃漏越。 《註》漏穿越琴瑟兩頭也。  又德澤下究也。 《前漢·吾丘壽王傳》天下漏泉。 《註》言潤澤下霑,如屋之漏。  又江名。 《水經注》楡水東逕漏江縣伏流山下,復出蝮口,謂之漏江。  又井名。漏井,所以受水潦者。見《周禮·地官·鄭註》。  又《正韻》盧侯切,音樓。 《禮·內則》馬黑脊而般臂漏。 《周禮》作螻。 《註》漏當爲螻。言如螻蛄臭也。

『歇』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許竭切,音蠍。 《說文》息也。 《左傳·襄二十九年》未獲所歸,難未歇也。 《孔稚圭·北山移文》林慙無盡,㵎愧不歇。  又《爾雅·釋詁》歇,竭也。 《疏》謂竭盡也。 《老子·道德經》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  又《博雅》歇,泄也。謂氣越泄無餘也。 《謝靈運詩》芳草亦未歇。  又歇欻,幽邃之貌。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歇欻幽靄,雲覆霮䨴。  又《集韻》許曷切,音喝。與𤢔、猲、獦𠀤同。短喙犬也。 《詩·秦風》載獫歇驕。 《毛傳》獫,歇驕,田犬也。長喙曰獫,短喙曰歇驕。  又《集韻》乙轄切,音𪆰。人名。《史記·高祖紀》趙歇爲王。徐廣音烏轄反。  又《集韻》虛乂切,音靾。亦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