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洞觅缝


   比喻千方百计地寻找时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zuàn dòng mì féng
成语注音 ㄗㄨㄢˋ ㄉㄨㄥˋ ㄇ一ˋ ㄈㄥˊ
成语简拼 zdmf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当代
成语繁体 鑽洞覓縫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比喻千方百计地寻找时机。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茅盾《子夜》十一:“做公债的人那一个不在那里钻洞觅缝探听老赵的手法呢!” 又十六:“一下里他那好像冻僵了的心重复生气蓬勃,能够出主意,能够钻洞觅缝找门路了。”


成语典故

比喻千方百计地寻找时机。茅盾《子夜》十一:“做公债的人那一个不在那里钻洞觅缝探听老赵的手法呢!”又十六:“一下里他那好像冻僵了的心重复生气蓬勃,能够出主意,能够钻洞觅缝找门路了。”亦作“钻天觅缝”。老舍《女店员》第一幕:“只要你不给他点烟倒茶,侍候周到了,他就钻天觅缝地收拾你!” 并列 比喻千方百计寻找时机,或挑剔他人的过失。茅盾《子夜》:“做公债的人那一个不在那里~探听老赵的手法呢!”※钻,不读作zuàn。△多用于描写寻觅机会方面。也作“钻天觅缝”、“钻头觅缝”。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窟窿,深穴,孔:~穴。山~。~箫。空~。漏~。~府。~天。 打洞,打成洞(穿透):一狼~其中。 透彻地,清楚地:~悉。~穿。 说数字时用来代替零。

用针线连缀:~纫。~缀。~制。~补。~连。裁~。

空隙,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窄长口子:~子。~隙。裂~。见~插针。 缝合的地方:天衣无~。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洞』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徒弄切,音恫。 《說文》疾流也。 《班固·西都賦》潰渭洞河。  又深也,朗徹也。 《顏延之詩》識密鑒亦洞。  又通也。 《司馬相如·大人賦》洞出鬼谷之堀礨崴魁。  又貫也。亦貫徹之意。 《史記·蘇秦傳》遠者括臂洞胸。  又洞洞,質慤貌。 《禮·祭義》洞洞乎屬屬乎如弗勝。  又洞疑,心不定也。 《史記·蘇秦傳》虛喝洞疑。  又幽壑曰洞。  又《後漢·梁冀傳》連房洞戸。 《註》洞,通也。謂相當也。  又洞庭,湖名。  又山名,在長沙。  又《集韻》徒孔切《正韻》徒總切,𠀤音動。義同。  又《廣韻》徒紅切《集韻》徒東切,𠀤音同。洪洞,縣名。  又洚洞,水無涯貌。  又鴻洞,相連貌。 《淮南子·天文訓》天地鴻洞。亦作澒洞。 《枚乗·七發》澒洞兮蒼天。  又《韻補》叶徒當切,音唐。 《道藏歌》開度飛元眞,凝化淪空洞。帝眞始明精,號曰子元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