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豪迈激越的文章风格。 清 蒋士铨 《临川梦·提纲》:“铁板铜絃随手弄, 娄江 有个人知重。” 邵海清 校注:“ 俞文豹 《吹剑续録》:‘ 东坡 在玉堂日,有幕士善謳。因问:“我词比 柳 ( 柳永 )词如何?”对曰:“ 柳郎中 词,只好
形容豪迈激越的文章风格。 清 蒋士铨 《临川梦·提纲》:“铁板铜絃随手弄, 娄江 有个人知重。” 邵海清 校注:“ 俞文豹 《吹剑续録》:‘ 东坡 在玉堂日,有幕士善謳。因问:“我词比 柳 ( 柳永 )词如何?”对曰:“ 柳郎中 词,只好
成片的较硬的物体:案~。~子。木~。~上钉钉。 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又指歌唱的节奏:檀~。鼓~。一字一~。荒腔走~。 不灵活,少变化:死~。呆~。 露出严肃或不高兴的表情:~着脸。 见“老”字“老板”。
一种金属元素,富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都很强,它的合金是电气、机械和国防工业的重要原料:紫~(纯铜。亦称“红铜”)。青~。黄~。~矿。~器。~币。~臭(ch恥 )(指铜钱的臭味,用以讥讽唯利是图的人,如“浑身~~”)。~墙铁壁(喻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亦称“铁壁铜墙”)。
琴瑟類樂器上用以發音的絲線。也作“弦”。《集韻•先韻》:“絃,八音之絲也,通作弦。” 絃樂器。《吕氏春秋•慎人》:“孔子烈然返瑟而絃。” 用絃樂器奏出的聲音。漢馬融《長笛賦》:“曲終闋盡,餘絃更興。“ 彈奏絃樂器。《正字通•糸部》:“絃,通作弦。《樂記》‘北面而弦’註謂鼓琴瑟也。” 旋律;音调。唐元稹《桐花》:“宫絃春以君,君若春日臨;商絃廉以臣,臣作旱天霖。” 弓上的弦。《戰國策•秦策一》:“未絶一絃,未折一矢。” 中醫術語。指脈象急促,脈搏挺直,如接在拉緊的琴弦上。《素問•陰陽别論》:“鼓陽勝急曰絃。” 喻妻子。俗因以琴瑟喻夫婦,故謂婦死曰斷弦,續娶曰續弦。《古今小説•蔣興哥重會珍珠衫》:“誰知你丈夫客死,我今續絃。” 成。《廣雅•釋詁三》:“絃,成也。”
繩索。《廣雅•釋器》:“絃,索也。”《集韻•霰韻》:“絃,繩也。” 同“絢”。文彩貌。《篇海類編•衣服類•糸部》:“絃,與絢同,文彩皃。”
《唐韻》布綰切《集韻》《韻會》補綰切,𠀤同版。 《說文》判也。 又籍也。 《莊子·徐無鬼篇》金板六弢。或作鈑。 又《玉篇》片木也。 《急就篇》木瓦也。 《詩·秦風》在其板屋。 《正義》西戎之俗,民以板爲屋。 又詔板。 《後漢·竇武傳》曹節召尚書官屬,使作詔板。 又《松窗小牘》鐵券謂之金板。 又板官、假板,官品之𤰞者。 《隋書·官志》有板咨議叅軍,板長史等名。 《宋書·百官志》除拜,則爲叅軍事。府板,則爲行叅軍。 又手板,笏也。 《文獻通考》晉宋以來,謂之手板。 又《宋國史補》爲尹者,例置板記事。 又《詩·小雅·鴻雁篇》毛傳:一丈爲板,五板爲堵。 又箕屬也。 《管子·弟子職》坐板排之,以葉適巳。 又板板,反側也。 《詩·大雅》上帝板板。 又負板,悲哀貌。 《儀禮·喪服·鄭註》孝子前有衰,後負板。 《疏》謂負其悲哀於背也。 又《集韻》蒲限切,音阪。籍也。 又叶𤰞免切,音匾。 《韓愈·祭張徹文》乃遷殿中,朱衣象板。惟義之趨,豈利之踐。 《自註》踐,上聲讀。 《玉篇》《五音集韻》𠀤匹限切,音盻。門中視也。
『絃』《廣韻》《正韻》胡田切《集韻》《韻會》胡千切,𠀤音賢。 《五經文字》琴瑟弦。亦用弦字作絃者,非。○按經典弦通作絃。 《禮·樂記》淸廟之瑟,朱絃而疏越。 《論語》聞絃歌之聲。 又《廣韻》許縣切《集韻》翾縣切《正韻》翾眩切,𠀤音絢。 《博雅》繩素也。今人以爲呼煙切,失之矣。凡弓弩琴瑟弦,皆从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