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棒磨成针


   比喻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同“铁杵磨成针”。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tiě bàng mó chéng zhēn
成语注音 ㄊ一ㄝˇ ㄅㄤˋ ㄇㄛˊ ㄔㄥˊ ㄓㄣ
成语简拼 tbmcz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鐵棒磨成針
成语英文 Constant dripping will wear away a stone.
成语法文 à force de patience on arrive à tout
成语俄文 терпение и труд всё перетрут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5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比喻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同“铁杵磨成针”。


近义词



成语示例


清·颐琐《黄绣球》第十回:“拚着些坚忍工夫,做到铁棒磨成针的地位,看似发达得迟,实在收效最速。”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 颐琐《黄绣球》第十章:“拼着些坚忍工夫,做到铁棒磨成针的地位,看似发达的迟,实在收效最速。”


成语典故

见“铁杵磨成针”。阮章竞《漳河水》2部:“没听过~?”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棍子:木~。~子(a.棍子;b.玉米的别称)。~槌。~冰。~球。~喝(hè)。 体力强,能力大,成绩好,水平高:功课~。身体~。

摩擦:~刀。~墨。~练。~砺(摩擦使锐利,喻经受磨练)。~合。研~。~漆画。 阻碍,困难:~难(nàn)。好事多~。 消耗,消灭:~损。~耗。~灭。 拖延,耗时间:~缠。~功夫。

粉碎粮食的工具:石~。电~。~盘。~坊(亦作“磨房”)。推~。 用磨将粮食加工成所需的状态:~面。~米。~豆腐。 掉转:这个胡同太窄,~不过车来。

做好,做完:~功。完~。~就。~事。~交。~立。~婚。~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人之美。玉~其事。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形。~性。~人。自学~才。蔚然~风。 变为:长~。变~。 可以,能行:~,就这么办。 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 够,达到一定数量:~年累(lěi )月。 已定的,定形的:~规。~俗。~见。~例。~竹在胸。 十分之一:增产三~。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宋乱”。 姓。

缝织衣物引线用的一种细长的工具:~线。 细长像针的东西:时~。 用针扎治病:~灸。 注射用的器具和药物:~头。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棒』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步項切,旁上聲。 《說文》梲也。 《類篇》同㭋。亦作棓。 《廣韻》杖也,打也。 《魏志·武帝紀》除北部都尉,造五色棒,縣門左右,各十餘枚。 《魏書·爾朱榮傳》人馬逼戰,刀不如棒。  又《正韻》蒲浪切,音傍。義同。

『磨』

《廣韻》莫婆切《集韻》《韻會》《正韻》眉波切,𠀤音摩。 《說文》本作䃺。 《爾雅·釋器》石謂之磨。 《詩·衞風》如琢如磨。  又去聲。 《唐韻》模臥切《集韻》莫臥切,𠀤音塺。 《說文》石磑也。 《正字通》俗謂磑曰磨,以磑合兩石,中琢縱橫齒,能旋轉碎物成屑也。 《天文志》如蟻旋磨。  又《韻會》通作摩。 《左傳·昭十二年》摩厲以須。 《前漢·董仲舒傳》摩民以誼。 《梅福傳》厲世摩鈍。  又地名。 《水經注》沮水又東南逕驢城西,磨城東。傳云:子胥造驢磨二城,以攻麥邑。

『成』

《唐韻》是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𠀤音城。 《說文》就也。 《廣韻》畢也。凡功卒業就謂之成。  又平也。 《周禮·地官·調人》凡過而殺傷人者,以民成之。 《疏》成,平也。非故心殺傷人,故共鄕里和解之也。 《詩·大雅》虞芮質厥成。  又《左傳·隱六年》鄭人來輸平。 《公羊傳》輸平猶墮成也。 《文七年》惠伯成之。  又終也。凡樂一終爲一成。 《書·益稷》簫韶九成。 《儀禮·燕禮》笙入三成。 《註》三成謂三終也。  又善也。 《禮·檀弓》竹不成用。 《註》成,猶善也。  又《周禮·天官·大宰》八灋五曰官成。註官成,謂官府之成事品式也。  又《秋官·士師》掌士之八成。 《註》八成者,行事有八篇,若今時決事比也。 《釋文》凡言成者,皆舊有成事品式。  又必也。 《吳語》勝未可成。 《註》猶必也。  又倂也。 《儀禮·旣夕》俎二以成。 《註》成,猶倂也。  又《禮·王制》司會以歲之成質于天子。 《註》計要也。 《周禮·天官·司會》以參互攷日成,以月要攷月成,以歲會攷歲成。  又《司馬法》通十爲成。 《周禮·冬官考工記》方十里爲成。 《左傳·哀元年》有田一成。  又重也。 《爾雅·釋地》丘一成爲敦丘。 《註》成,猶重也。周禮曰:爲壇三成。 《疏》言丘上更有一丘,相重累者。  又《釋名》成,盛也。  又《諡法》安民立政曰成。  又州名。古西戎白馬氏國,西魏置成州,唐同谷郡。  又姓。周武王子成伯之後。  又盆成,陽成,皆複姓。  又《集韻》辰陵切,音承。本作郕。或省作成。地名。  又《韻補》叶𨻰羊切,音常。 《范蠡曰》得時不成,反受其殃。  又《史記·龜筴傳》螟螽歲生,五穀不成。叶上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