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铜驼荆棘”。
明·汪廷讷《种玉记·促晤》:“顾不得宗社丘墟,铜驼草莽。”
同“荆棘铜驼”。明 汪廷讷《种玉记.促晤》:“顾不得宗社丘墟,铜驼草莽。”
一种金属元素,富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都很强,它的合金是电气、机械和国防工业的重要原料:紫~(纯铜。亦称“红铜”)。青~。黄~。~矿。~器。~币。~臭(ch恥 )(指铜钱的臭味,用以讥讽唯利是图的人,如“浑身~~”)。~墙铁壁(喻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亦称“铁壁铜墙”)。
指“骆驼”:~峰(骆驼背部高起的肉峰)。~毛。~铃。双峰~。 身体前曲,背脊突起像驼峰:~背。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野~。茅~。水~。花~。~鞋。~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原。~坪。~行露宿。~菅人命。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料。柴~。稻~。 粗糙,不细致:~率(shuài )。~鄙(粗野朴陋)。~具(粗劣的食物)。 汉字的一种书体:~书。~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体(❶指汉字草书;❷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 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拟。~诏(为皇帝草拟诏书)。 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野。~莽。~寇。~贼。 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鸡。
草,密生的草:~原。草~。 广大,辽阔:~苍。~~(a.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b.形容草木茂盛)。 古书上指一种短节竹。 粗鲁,冒失:~汉。~撞。鲁~。 姓。
《唐韻》采老切《集韻》在早切《韻會》《正韻》采早切,𠀤音懆。 《說文》作艸,百卉也。經典相承作草。 《書·禹貢》厥草惟繇。 《詩·小雅》在彼豐草。 《禮·祭統》草艾則墨,未發秋政,則民弗敢草也。 《註》草艾,謂艾取草也。 《論衡》地性生草,山性生木。 《大戴禮·易本命》食草者善走而愚。 又《史記·陳丞相世家》惡草具進。 《註》草,粗也。 又《篇海》苟𥳑曰草草。 《春秋·隱四年》公及宋公遇于淸。 《註》遇者草次之期,二國各𥳑其禮也。 《疏》草次,猶造次也。 又《詩·小雅》勞人草草。 《傳》草草,勞心也。 又《易·屯卦》天造草昧。 《疏》言天造萬物于草創之始。 又《前漢·淮南王傳》常召司馬相如等視草廼遣。 《註》謂爲文之草藳。 《百官志註》一曹有六人,主作文書起草。 《後漢·𨻰寵傳》蕭何草律。 又《魏志·衞覬傳》覬好古文,隷、草無所不善。 又姓。 《正字通》草中。 又《韻補》脞五切,徂上聲。 《徐幹·齊都賦》焚梗林,燎圃草。 又此苟切,凑上聲。 《邊讓·章華賦》攜西子之弱腕兮,援毛嬙之素肘。形便纖以嬋娟兮,若流風之靡草。 又《說文》自保切,音皁。草斗,櫟實也,一曰橡斗子。 《徐鉉曰》今俗以此爲艸木之艸,別作皁字,爲黑色之皁。案櫟實可染白爲黑,故曰草,通用。今俗書或从白从十,或从白从七,皆無意義。
『莽』《玉篇》《唐韻》《廣韻》莫朗切《集韻》《類篇》模朗切,𠀤音蟒。 《說文》南昌謂犬善逐兔草中爲莽。 又《揚子·方言》草,南楚之閒謂之莽。 《孟子》在野曰草莽之臣。 《趙岐註》莽亦草也。 《屈原·離騷》夕攬洲之宿莽。 《註》草冬生不死者。 又《周禮·秋官·剪氏》掌除蠹物,以莽草薰之。 《山海經》朝歌之山有草,名曰莽草,可以毒魚。 又《拾遺記》有草名莽煌,炙人衣則焦,刈之爲席,方冬彌溫,以枝相摩則火出。 又《爾雅·釋草》莽,數節。 《疏》凡竹節閒促數者名莽。 又《小爾雅》大也。 又草深貌。 《楚辭·天問》草木莽莽。 又《莊子·則陽篇》君爲政焉勿鹵莽。 《註》猶粗率也。 又莽蒼,見蒼字註。 又國名。 《列子·周穆王篇》西極之南隅,名古莽之國。 又姓。 《前漢書武帝紀莽何羅註》孟康曰:本姓馬,明德皇后惡其先人有反者,易姓莽。 又《廣韻》莫厚切,音某。義同。 又《唐韻古音》莫補切,音媽。 《楚辭·九章》陶陶孟夏兮,草木莽莽。傷懷永哀兮,汨徂南土。 又《集韻》謨郞切,音茫。莽蒼,亦讀平聲。 俗作莾、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