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两方面轻重相等;优劣相当(铢:古代极小的重量单位;据说六铢为一锱;四锱为一两)。
明 周晖《金陵琐事》:“梁同考坐吏书之左,去官三百余员,铢两悉称,士林服之,士林荣之,此皆破格之异命也。”
铢:二十四铢为一两。称:相当。谓两者分量相当,无丝毫相差。明.周晖《金陵琐事.尚书异命》:“梁同考坐吏书之左,去官三百余员,铢两悉称,士林服之。”鲁迅《伪自由书.不通两种》:“倘要保存上文,则将末两句改为‘警察队空枪亦一齐发声,乡民始后退’,这才铢两悉称,和军警都毫无关系。” 主谓 形容双方分量相当或优劣相等。鲁迅《伪自由书·不通两种》:“倘要保存上文,则将末两句改为‘警察队空枪亦一齐发声,乡民始后退’,这才~,和军警都毫无关系。”※称,不读作chēng。△多用于描写两者某方面的一致。也作“铢两相称”。
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等于旧制一两(亦有其他说法,标准不一):~两(极轻微的分量)。锱~(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喻极微小的数量)。~积寸累(lěi )(喻一点一滴地积累)。 不锋利:~钝。
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个黄鹂。~本书。 双方:~可。~边。~便(客套用语,彼此方便)。~旁。~侧。~袖清风。~败俱伤。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十~(一市斤。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半斤八~(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含贬义)。 表示不定数目:~下子。~着儿(zhāor )。
知道:洞~(很清楚地知道)。尽~。获~。来函敬~。 尽,全:~力。~心。~数(shǔ)(完全列举,如“不可~~”)。
量轻重:~量(liáng )。 叫,叫做:自~。~呼。~帝。~臣。~兄道弟。 名号:名~。简~。~号。~谓。职~。 说:声~。~快。~病。~便。 赞扬:~道。~许。~颂。~赞。 举:~兵。~觞祝寿。
适合:~心。~职。相~。匀~。对~。
同“秤”。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息七切,音膝。詳盡也,諳究也。知也。 又姓。 《六書總要》从心釆,會意。釆,古辨字。取明析之義。與采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