铮铮铁骨


   比喻人的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骨气。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zhēng zhēng tiě gǔ
成语注音 ㄓㄥ ㄓㄥ ㄊ一ㄝˇ ㄍㄨˇ
成语简拼 zztg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当代
成语繁体 錚錚鐵骨
成语组合  AABC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比喻人的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骨气。


近义词



反义词



成语示例


铁窗生活并没有销磨他的铮铮铁骨。袁鹰《悲欢·不灭的诗魂》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柯岩《奇异的书简·美的追求者》:“狂风暴雨刮走的只是枯枝败叶,留下的却是铮铮铁骨。”


成语典故

比喻人的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骨气。柯岩《奇异的书简.美的追求者》:“狂风暴雨刮走的只是枯枝败叶,留下的却是铮铮铁骨。”袁鹰《悲欢.不灭的诗魂》:“铁窗生活并没有销磨他的铮铮铁骨。” 偏正 铮铮,坚硬锋利,刚强;铁,像铁一样坚硬。形容人坚强不屈的骨气。柯岩《奇异的书简·美的追求者》:“狂风暴雨刮走的只是枯枝败叶,留下的却是~。”△褒义。多用于盛赞人有骨气。→刚正不阿 ?奴颜婢膝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a.象声词,金属撞击声;b.喻才能突出,如“铁中~~”;c.喻刚正不阿,如“~~铁骨”。 (錚)

〔~~〕a.象声词,金属撞击声;b.喻才能突出,如“铁中~~”;c.喻刚正不阿,如“~~铁骨”。 (錚)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头。~骼(全身骨头的总称)。~节。~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干(gàn)。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扇~。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气。

〔~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碌〕滚动(“碌”读轻声)。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骨』

《唐韻》《韻會》古忽切《集韻》吉忽切,𠀤音汨。 《說文》肉之覈也。 《釋名》骨,滑也。骨堅而滑也。 《靈樞經》腎主骨,張筋化髓榦,以立身。 《周禮·天官·疾醫》以酸養骨。 《註》酸木味,木根立地中似骨。 《疏》謂似人之骨立肉中者。 《列子·天瑞篇》精神者,天之分。骨骸者,地之分。屬天,淸而散。屬地,濁而聚。  又牲骨。 《禮·祭統》凡爲俎者,以骨爲主。 《儀禮·鄕射禮註》以骨名肉,骨貴也。  又姓。 《隋書·骨儀傳》骨儀,京兆長安人。  又《唐書·東夷傳》新羅,其族名第一骨,第二骨,以自別。  又苦骨,苦參別名。  又多骨,白荳𦸅別名。見《本草綱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