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魂夺魄


   神魂颠倒,失去常态。形容因羡慕或爱好某种事物而着迷。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xiāo hún duó pò
成语注音 ㄒ一ㄠ ㄏㄨㄣˊ ㄉㄨㄛˊ ㄆㄛˋ
成语简拼 xhdp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銷魂奪魄
成语英文 be overwhelmed by one's passion(feel transported)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神魂颠倒,失去常态。形容因羡慕或爱好某种事物而着迷。



成语示例


刘心武《钟鼓楼》:“对嗜好者来说,真有销魂夺魄之感。”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1回:“盐商富贵奢华,多少士大夫见了就销魂夺魄。”


成语典故

意谓失掉了魂魄。多形容人因十分仰慕、倾倒而失去常态。《儒林外史》四一回:“盐商富贵奢华,多少士大夫见了就销魂夺魄。” 并列 失去魂魄。形容十分仰慕、倾倒而失去常态。《儒林外史》41回:“盐商富贵奢华,多少士大夫见了就~。”△多用于物欲、美色方面。也作“消魂夺魄”、“销魂荡魄”。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迷信的人指附在人体上主宰人,又可离开肉体而独立存在的实体:~灵。鬼~。~不附体。 指精神或情绪:~飞魄散(形容极度惊恐)。~不守舍。

指依附形体而存在的精神:魂~。丢魂落~。魂飞~散。 精神,精力:~力。气~。体~。 古同“霸”,月始生或将灭时的微光。 古同“粕”,糟粕。 古同“珀”,琥珀。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魂』

《唐韻》戸昆切《集韻》《韻會》《正韻》胡昆切,𠀤音渾。 《說文》陽氣也。 《易·繫辭》遊魂爲變。 《禮·檀弓》魂氣則無不之也。 《左傳·昭七年》人生始化爲魄。旣生魄,陽曰魂。 《疏》魂魄,神靈之名。附形之靈爲魄。附氣之神爲魂也。 《淮南子·說山訓》魄問於魂。 《註》魄,人隂神。魂,人陽神。 《白虎通》魂,猶伝伝也,行不休於外也,主於情。 《又》魂者,芸也,情以除穢。  又《揚子·太𤣥經》魂魂萬物。 《註》魂魂,多貌。  又《韻補》叶胡勻切,音芸。 《曹大家·東征賦》乃遂往而徂逝兮,聊遊目而遨魂。歷七邑而觀覽兮,遭鞏縣之多艱。艱,音勤。  又叶胡勬切,音弦。 《黃庭經》赤帝黃老與我魂,三眞扶胥共房津。津,音煎。

『魄』

《唐韻》《正韻》普伯切《集韻》《韻會》匹陌切,𠀤音拍。 《說文》隂神也。 《玉篇》人之精爽也。 《禮·祭義》魄也者,鬼之盛也。 《註》耳目之聰明爲魄。 《疏》魄,體也。若無耳目,形體不得聰明。 《關尹子·四符篇》因意有魄,因魄有精。 《白虎通》魄者,迫然著人,主於性也。  又《晉語》其魄兆乎民矣。 《註》魄,形也。  又《爾雅·釋詁》魄,閒也。 《疏》閒謂閒隙也。  又《爾雅·釋木》魄,榽橀。 《註》魄,大木,細葉,似檀。 《疏》魄,一名榽橀。  又《後漢·西南夷傳》哀牢夷出虎魄。 《註》虎魄生地中,其上及旁不生草,深者八九尺,大如斛,削去皮成虎魄,如斗。初時如桃膠,凝堅乃成。  又《書·武成》惟一月壬辰,旁死魄。 《傳》月二日近死魄。 《疏》魄者,形也。謂月之輪廓無光之處名魄也。 《釋文》魄,漢書律歷志作霸。詳雨部霸字註。  又《集韻》白各切,音泊。聲也。 《史記·周本紀》有火自上復于下,至于王屋,流爲烏,其色赤,其聲魄云。 《註》馬融曰:魄然,安定意也。  又與粕同。 《莊子·天道篇》古人之糟魄已夫。 《音義》司馬云:爛食曰魄。一云糟爛爲魄。  又作粕。  又《廣韻》《正韻》他各切《集韻》《韻會》闥各切,𠀤音托。落魄,貧無家業。 《史記·酈生傳》家貧落魄。 《漢書註》應劭曰:志行衰惡之貌。師古曰:失業無倚也。○按《史記》《漢書》俱音薄。  又與薄同。 《史記·司馬相如傳》旁魄四塞。 《荀子·性惡篇》雜能旁魄而無用。 《註》旁魄,廣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