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卒勿攻


   对精锐的军队不要攻击。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ruì zú wù gōng
成语简拼 rzwg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对精锐的军队不要攻击。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孙子?军争》:“锐卒勿攻,饵兵勿食。”


成语典故

主谓 锐卒,精锐的军队。对精锐的军队,不要直接从正面进攻。《孙子·军争》:“~,饵兵勿食。”△多用于表示军事战术。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锋利,尖,与“钝”相对:~利。~不可当。 感觉灵敏:敏~。 勇往直前的气势:~意进取。养精蓄~。 精良:精~。 骤,急剧:~减,~增。

兵:士~。小~。兵~。 旧称差役:走~。 死亡:病~。生~年月。 完毕,终了:~岁(度过一年)。~业(毕业)。 终于:~胜敌军。

同“猝”。

副词,不,不要:请~动手。~谓言之不预(不要说没有预先说过)。

打击,与“守”相对:~击。~占。~取。~心。~关。~陷。 指责,驳斥:~难(nàn)。群起而~之。 治病:以毒~毒。 致力学习或研究:~读。~书。专~医学。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卒』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藏沒切,尊入聲。 《說文》隸人給事者。 《周禮·地官·小司徒》乃會萬民之卒伍而用之。五人爲伍,五伍爲兩,四兩爲卒。  又《唐韻》子律切《集韻》《韻會》卽聿切《正韻》卽律切,𠀤音啐。 《爾雅·釋詁》盡也。 《疏》終盡也。 《詩·衞風》畜我不卒。  又《爾雅·釋言》巳也。 《禮·曲禮》大夫死曰卒。  又《唐韻》《集韻》《正韻》倉沒切《韻會》蒼沒切,𠀤村入聲。 《廣韻》急也。 《韻會》匆遽之貌。 《前漢·司馬遷傳》卒卒無須臾之閒。 《趙充國傳》則亡以應卒。 《註》卒謂暴也。  又與倅同,音翠。副貳也。 《禮·燕義》庶子,官職,諸侯,卿大夫,士之庶子之卒。  又《集韻》崒亦作卒。  又《韻補》叶將遂切,音翠。 《左思·吳都賦》雕題之士,鏤身之卒。比飾虬龍,蛟螭與對。  又叶昌悅切,音測。 《蘇轍·功臣寺詩》流傳後世人,談笑資口舌。是非亦已矣,興廢何倉卒。

『勿』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文拂切,音物。 《說文》勿,州里所建旗。象其柄,有三游,雜帛幅半異,所以趣民,故遽稱勿勿。 《集韻》或作𣃦。  又通作物。 《周禮·春官·司常》九旗雜帛爲物。  又《玉篇》非也。 《廣韻》無也。 《增韻》毋也。 《韻會》莫也。 《通志》勿,州里之旗也。而爲勿不之勿,借同音,不借義。 《論語》非禮勿視。 《朱註》勿者,禁止之辭。  又《韻會》愨愛貌。 《禮·祭義》勿勿諸其欲其饗之也。 《註》猶勉勉也。  又《六書正譌》事物之物,本只此字,後人加牛以別之。  又《顏氏家訓篇》書翰稱勿勿,不知所由。或妄言此匆匆之殘缺者。及考《說文》乃知怱遽者稱爲勿勿。 《東觀餘論》今俗勿中加點作匆,爲怱遽字,彌失眞矣。  又《正韻》莫勃切,音沒。掃塵也。 《禮·曲禮》䘏勿驅塵。

『攻』

《唐韻》古洪切《集韻》《韻會》沽紅切《正韻》古紅切,𠀤音公。 《說文》擊也。 《博雅》伐也。 《易·同人》乗其墉弗克攻。 《書·伊訓》造攻自鳴條。  又《類篇》一曰治也。 《書·甘誓》左不攻于左。 《傳》治也。 《論語》攻乎異端。  又《詩·小雅》我車旣攻。 《傳》攻,善也。 《朱傳》攻,堅也。  又心爲物欲所侵曰攻。 《唐書·太宗紀》一心攻之者衆。  又摘人過失亦曰攻。 《蜀志·諸葛亮傳》勤攻吾闕,則事可定。  又《詩·大雅》庶民攻之。 《傳》攻,猶作也。  又《博雅》攻,𩋆也。  又姓。 《何氏姓苑》漢有攻生單。  又《廣韻》古冬切,音釭。義同。  又《集韻》古送切,音貢。 《周禮·夏官·司弓矢》利攻守。 《釋文》攻,如字,劉音貢。  又《韻補》叶姑黃切。 《史記·龜筴傳》入於周地,得太公望,與卒聚兵,與之相攻。 《說文》从攴作攻。攻字原从攴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