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挫望绝


   谓受挫而希望破灭。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ruì cuò wàng jué
成语注音 ㄖㄨㄟˋ ㄘㄨㄛˋ ㄨㄤˋ ㄐㄩㄝˊ
成语简拼 rcwj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鋭挫朢絶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谓受挫而希望破灭。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魏源《圣武记》第七卷:“前戈矛,后邪许,得险即守,寸步而前,而后苗锐挫望绝,薪烬焰息,堤塞水止。”


成语典故

谓受挫而希望破灭。清 魏源《圣武记》卷七:“前戈矛,后邪许,得险即守,寸步而前,而后苗锐挫望绝,薪烬焰熄,堤塞水止。” 其他 锐,勇敢、坚强的士气。挫,不顺利,失败。士气受挫,希望破灭。清·魏源《圣武记》卷7:“前戈矛,后邪许,得险即守,寸步而前,而后苗~,薪烬焰熄,堤塞水止。”△贬义。多用于描写受挫气馁。 →锐挫气索 ?锐气益壮 锐不可当势不可挡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锋利,尖,与“钝”相对:~利。~不可当。 感觉灵敏:敏~。 勇往直前的气势:~意进取。养精蓄~。 精良:精~。 骤,急剧:~减,~增。

不顺利,失败:~折。~败。~伤。~失。 按下,使音调降低:抑扬顿~。 摧折。 书法用笔的一种。

看,往远处看:~见。眺~。张~。~尘莫及(喻远远落后)。~风捕影。 拜访:看~。拜~。探~。 希图,盼:期~。欲~。喜出~外。 人所敬仰的,有名的:~族。名~。声~。威~。 向,朝着:~东走。 月圆,农历每月十五日前后:~日。 埋怨,责备:怨~。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挫』

《唐韻》則臥切《集韻》《韻會》《正韻》祖臥切,𠀤音䟶。 《說文》摧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凡揉牙,外不廉而內不挫。 《註》挫,折也。 《孟子》思以一毫挫於人,若撻之於市朝。 《史記·酷吏傳》蜀守馮當暴挫。 《註》暴虐以挫人。  又《集韻》徂臥切,音座。搦也,捉也。 《楚辭·招䰟》挫糟凍飮,酎淸凉些。 《註》捉去其糟,但取淸醇也。  又祖加切,匝平聲。亦折也。 《考工記》內不挫,李軌讀。  又臧戈切,䟶平聲。案也。 《莊子·人閒世》挫鍼治繲。  又《韻會》千臥切《正韻》寸臥切,𠀤與剉同。折傷也。 《增韻》刴斫也。

『望』

《唐韻》《正韻》巫放切《集韻》《韻會》無放切,𠀤音𧧄。 《說文》出亡在外,望其還也。从亡,朢省聲。 《釋名》望,惘也,視遠惘惘也。 《詩·邶風》瞻望弗及。  又《詩·大雅》令聞令望。 《疏》爲人所觀望。  又《孟子》望望然去之。 《趙岐註》慚愧之貌也。 《朱傳》去而不顧之貌。  又《博雅》覗也。 《韻會》爲人所仰曰望。  又責望。  又怨望。  又祭名。 《書·舜典》望于山川。 《傳》皆一時望祭之。 《公羊傳·僖三十一年》望者何,望祭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武方切《正韻》無方切,𠀤音亡。義同。 《詩·小雅》萬夫所望。 《釋文》協韻音亡。  又《釋名》月滿之名也。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日在東,月在西,遙在望也。 《易·小畜》月幾望。 《左傳·桓三年疏》月體無光,待日照而光生,半照卽爲弦,全照乃成望。 《韻會》从壬,譌从王。 《說文》日月之望作朢,瞻望之望作望。今通作望,而古文制字之義遂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