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认颜标


   形容懵懂浅陋。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cuò rèn yán biāo
成语注音 ㄘㄨㄛˋ ㄖㄣˋ 一ㄢˊ ㄅ一ㄠ
成语简拼 cryb
感情色彩 贬义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錯認顔標
成语结构  动宾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形容懵懂浅陋。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卷八:“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


成语典故

谓唐代郑薰误认颜标为鲁公的后代而被时人嘲笑的故事。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误放》:“郑侍郎熏主文,误谓颜标乃鲁公之后。时徐方来宁,志在激动忠烈,即以标为状元。谢恩日,从容问及庙院。标曰:‘寒畯也,未尝有庙院。’熏始大悟,塞默而已。寻为无名子所嘲曰:‘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寒畯( ㄐㄩㄣˋ jùn 俊):贫穷的读书人。冬烘:形容懵懂浅陋。后亦以“错认颜标”比喻头脑糊涂,光凭主观行事。参见“冬烘”条。 述宾 因误致误。语出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8:“郑侍郎熏主文,误谓颜标乃鲁公之后,……即以标为状元。谢恩日,从容问及庙院。标,寒峻也,未尝有庙院。薰始大悟,塞默而已。寻为无名子所嘲曰:‘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他少年代为题扇,以此调之,妓家借托盛名,而不解文义,遂误认颜标耳。”△用于失误方面。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不正确,与实际不符:差~。过~。~讹。~谬。~觉。~怪。不~。~爱。将~就~。 交叉着:交~。~乱。~杂。~综(纵横交叉)。~动。~落(交错纷杂)。盘根~节。 叉开:~开。~车。~过机会。 用来打磨玉石的石头:它山之石,可以为~。 打磨玉石:攻~。 镀金、银,涂饰:~金。~银。~彩镂金。

分辨,识别:~生。~得。辨~。 表示同意:~可。~账。 与本来无关系的人建立某种关系:~亲。 认吃亏:这事没办成,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