镂:刻;簋:盛食物的器具;朱:涂上红彩;绂:古代帽子的系带。用刻有花纹的簋和红色的帽带。形容生活的奢华。
镂:刻;簋:盛食物的器具;朱:涂上红彩;绂:古代帽子的系带。用刻有花纹的簋和红色的帽带。形容生活的奢华。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管仲镂簋朱绂。”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管仲镂簋朱绂。”
雕刻:~花。~刻。~空。~骨铭心(喻感激或牢记不忘)。~月裁云(喻巧夺天工的制作)。~尘吹影(喻徒劳)。 可供刻镂用的刚坚的铁。 古同“漏”,孔穴。
古代盛食物器具,圆口,双耳。
红色:~红。~批。~笔。~文(印章上的阳文)。~门(红漆大门,旧时指豪富人家)。 矿物名:~砂(无机化合物,中医用于镇静剂。亦称“辰砂”、“丹砂”)。~墨。 姓。
〔~提(shí)〕古地名。 汉武帝 时置县,治所在今 云南省 昭通县 境。后立为郡。
《廣韻》居洧切《集韻》《韻會》矩鮪切《正韻》古委切,𠀤音晷。 《說文》黍稷方器也。 《廣韻》簠簋,祭器,受斗二升,內圓外方曰簋。 《周禮·冬官考工記》旊人爲簋,實一觳,崇尺。 《疏》祭宗廟用木簋,今此用瓦簋,祭天地及外神,尚質,器用陶瓠之意也。 《易·損卦》二簋可用享。 《註》離爲日,日體圓。㢲爲木,木器圓。簋象,則簋亦以木爲之也。 《詩·秦風》於我乎每食四簋。 《傳》四簋:黍稷稻粱。 《周禮·地官》舍人凡祭祀共簠簋。 《儀禮·公食大夫禮》宰夫東面坐啓簋會,各郤于其西。 《史記·太史公自序》墨者尚堯舜,言道其德行,曰食土簋。 《註》用土作簋。𣪘。
『朱』《唐韻》章俱切《集韻》《韻會》鐘輸切《正韻》專於切,𠀤音珠。 《說文》赤心木,松柏之屬。从木,一在其中。一者記其心。徐曰:木之爲物,含陽於內,南方之火所自藏也。 又《山海·西荒經》蓋山之國有樹,赤皮,名朱木。 又朱赤,深纁也。 《詩·豳風》我朱孔陽。 《註》謂朱色光明也,寄位於南方。 又朱儒,短小之稱。 《左傳·襄四年》臧武仲敗於邾。國人誦之曰:朱儒,朱儒,使我敗於邾。或作侏儒。 又姓。 《統譜》顓頊之後封邾,後爲楚滅,子孫去邑爲朱。 又望出吳郡。 又《集韻》慵朱切,音殊。朱提,縣名。 《前漢·地理志》屬犍爲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