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幼有叙


   指年长者和年幼者之间的先后尊卑。亦作“长幼有序”。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cháng yòu yǒu xù
成语注音 ㄔㄤˊ 一ㄡˋ 一ㄡˇ ㄒㄨˋ
成语简拼 cyyx
常用程度 一般
成语繁体 長幼有敘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指年长者和年幼者之间的先后尊卑。亦作“长幼有序”。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孟子·滕文公上》:“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成语典故

《孟子?滕文公上》:“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年纪小,初出生的:~儿。~虫。~苗。~年。 小孩儿:~教(jiào )。~师。扶老携~。 对儿童爱护:“~吾幼,以及人之幼。”

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 表示所属:他~一本书。 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 表示大、多:~学问。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劳。~请。 无定指,与“某”相近:~一天。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夏。~宋一代。

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述说:~说。~事。~话。~亲。~旧。 同“序”。 评议等级次第:~功。~奖。~用(分级进用)。~擢(分级提拔,授予宜职)。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幼』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伊謬切,憂去聲。 《爾雅·釋言》幼,穉也。 《釋名》幼,少也。言生日少也。 《禮·曲禮》人生十年曰幼學。 《疏》幼者,自始生至十九時。故檀弓云:幼名者,三月爲名稱幼。冠禮云:棄爾幼志,是十九以前爲幼。喪服傳云:子幼。鄭康成云:十五以下。今云:十年曰幼學,是十歲而就業也。  又慈幼也。 《孟子》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註》幼,猶愛也。  又王莽錢名。 《前漢·食貨志》徑八分,重五銖曰幼錢,直二十。  又《集韻》乙六切,音郁。義同。  又《集韻》一笑切,音要。幼𦕈,精微也。 《前漢·元帝紀贊》窮極幼𦕈。 《註》幼,讀曰要。 《司馬相如·長門賦》聲幼妙而復揚。  又與拗通。 《集韻》袎或作幼。

『有』

《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𠀤音友。 《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 《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  又《玉篇》不無也。 《易·大有疏》能大所有。  又《繫辭》富有之謂大業。  又《詩·商頌》奄有九有。 《傳》九有,九州也。  又《左傳·桓三年》有年。 《註》五穀皆熟書有年。  又《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  又姓。 《論語》有子。 《註》孔子弟子有若。  又《集韻》尤救切。與又通。 《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 《詩·邶風》不日有曀。 《註》有,又也。  又《韻補》叶羽軌切。 《前漢·敘傳》文豔用寡,子虛烏有。寄言淫麗,託風終始。  又叶演女切。 《徐幹·齊都賦》主人盛饗,期盡所有。三酒旣醇,五齊惟醹。

『叙』

《正字通》俗敍字。○按敍本从攴从余。今作叙,从又,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