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鸥野鹭


   ①比喻退隐闲散之人。②比喻非正当男女关系中的女方。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xián ōu yě lù
成语注音 ㄒ一ㄢˊ ㄡ 一ㄝˇ ㄌㄨˋ
成语简拼 xoyl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閑鷗野鷺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①比喻退隐闲散之人。②比喻非正当男女关系中的女方。


成语示例


清·龚自珍《台城路》词:“催我归舟,鸳鸯牒紧,莫恋闲鸥野鹭。”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龚自珍《水调歌头》词:“贱子平生出处,虽则闲鸥野鹭,十五度黄河。”


成语典故

ㄒㄧㄢˊ ㄡ ㄧㄝˇ ㄌㄨˋ xián ōu yě lù 895 ① 比喻退隐闲散之人。清 龚自珍《水调歌头》词:“贱子平生出处,虽则闲鸥野鹭,十五度黄河。” 并列 比喻与人有不正当关系的女子。也比喻退职隐居的官吏。清·龚自珍《台城路》:“催我归舟,鸳鸯牒紧,莫恋~。”又《水调歌头》:“贱子平生出处,虽则~,十五度黄河。”△贬义。多用指不良女子或退休的官员。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郊外,村外:~外。~景。~游。~趣。~餐。~战。四~。郊~。 界限,范围:分~。视~。 指不当政的地位,与“朝(cháo )”相对:朝~。下~。在~。~史。 不讲情理,没有礼貌:~蛮。粗~。 巨大而非分的欲望:~心。 不受约束:心玩儿~了。 不是人工驯养或栽培的(动物或植物):~生。~兽。~味。~花。~菜。

鸟类的一科,翼大尾短,嘴直而尖,颈和腿很长,常见的有“白鹭”(亦称“鹭鸶”)、“苍鹭”、“绿鹭”等:~涛(喻波涛,白浪翻滚如鹭之飞翔)。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野』

《唐韻》羊者切《集韻》《韻會》《正韻》以者切,𠀤音也。 《說文》郊外也。 《易·同人》同人于野,亨。 《疏》野,是廣遠之處。 《詩·魯頌》駉駉牡馬,在坰之野。 《傳》邑外曰郊,郊外曰野。  又《周禮·地官·遂人》掌邦之野。 《註》郊外曰野,此野爲甸稍縣都。  又《周禮·秋官》縣士掌野。 《註》地距王城二百里以外至三百里曰野。  又《韻會》朴野。 《論語》質勝文則野。 《禮·檀弓》故騷騷爾則野。 《疏》田野之人,急切無禮。  又官名。 《左傳·昭十八年》使野司𡨥各保其徵。 《註》野司𡨥,縣士也。 《禮·月令》季春之月,命野虞,毋伐桑柘。 《註》野虞,謂主田及山林之官。  又地名。 《書·禹貢》原隰底績,至于豬野。 《傳》猪野,地名。 《左傳·宣十七年》晉人執晏弱于野王。 《註》野王縣,今屬河內。  又《昭二十五年》齊侯唁公于野井。 《註》濟南祝阿縣東有野井亭。  又鉅野,縣名。見《前漢·地理志》。  又藪名。 《書·禹貢》大野旣豬。 《周禮·夏官·職方氏》河東曰兗州,其山鎮曰岱山,其澤藪曰大野。  又東野,複姓。 《呂氏春秋》東野稷以御見莊公。  又《莊子·逍遙遊》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註》野馬者,遊氣也。  又《博雅》野雞,雉也。  又《廣韻》《正韻》承與切《集韻》上與切。𠀤與墅同。 《集韻》田廬也。 《正韻》此正古墅字,田下已从土,後人以其借爲郊野字,復加土字。  又《集韻》演女切,音與。郊外也。  又《韻補》叶賞呂切,音暑。 《詩·邶風》之子于歸,遠送于野。協上羽下雨。 《左傳·昭二十五年》童謠曰:鸐鵒之羽,公在外野,往饋之馬。馬,音姥。  又叶烏果切,倭上聲。 《後漢·隴坻歌》念我所欲,飄然曠野。登高遠望,涕泣雙墮。  又叶常御切,音樹。 《班固·西都賦》罘網連紘,籠山絡野。列卒周匝,星羅雲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