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风长雨


   阑珊的风,冗多的雨。指夏秋之际的风雨。泛指风雨不已。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lán fēng zhàng yǔ
成语注音 ㄌㄢˊ ㄈㄥ ㄓㄤˋ ㄩˇ
成语简拼 lfzy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闌風長雨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阑珊的风,冗多的雨。指夏秋之际的风雨。泛指风雨不已。


近义词



成语示例


节里无多好天色,阑风长(原注:去声)雨饯残年。宋杨万里《过八尺遇雨》诗之一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唐 杜甫《秋雨叹》:“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成语典故

阑珊的风,冗多的雨。指夏秋之际的风雨。后亦泛指风雨不已。唐 杜甫《秋雨叹》诗之二:“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宋 杨万里《过八尺遇雨》诗之一:“节里无多好天色,阑风长(原注:去声)雨饯残年。”亦作“阑风伏雨”。清 纳兰性德《菩萨鬘》词:“阑风伏雨催寒食,樱桃一夜花狼藉。”清黄景仁《夏夜》诗:“阑风伏雨吹十日,作此酷暑如蒸燖。” 并列 残风阵雨。原指夏秋季节的风雨,后也泛指风雨不止。唐·杜甫《秋雨叹》诗:“~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用于秋天风雨。也作“阑风伏雨”。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同“栏”。 同“拦”。 〔~干〕a.同“栏杆”;b.纵横交错,参差错落,如“梦啼妆泪红~~”。 〔~入〕进入不应进去的地方,混进,如“无票不得~~。” 残,尽,晚:夜~人静。~珊。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消息,传闻:~传(chuán )(传闻)。闻~而动。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致。~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指民歌、歌谣: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瘫。~湿。 姓。

古同“讽”,讽刺。

从云层中降落的水滴:~水。~季。

下雨,落下:~雪。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雨』

《唐韻》《集韻》《韻會》𠀤王矩切,音羽。 《說文》水从雲下也。一象天,冂象雲,水霝其閒也。 《玉篇》雲雨也。 《元命包》隂陽和爲雨。 《大戴禮》天地之氣和則雨。 《釋名》輔也。言輔時生養。 《易·乾卦》雲行雨施,品物流行。 《書·洪範》八庶徵,曰雨,曰暘。  又《爾雅·釋天》暴雨謂之涷,小雨謂之霡霂,久雨謂之淫。陸佃云:疾雨曰驟,徐雨曰零,久雨曰苦,時雨曰澍。  又穀雨,二十四氣之一。見《後漢·律曆志》。  又《正字通》雨虎,蟲名。遁甲開天圖曰:霍山有雨虎,狀如蠶,長七八寸,在石內,雲雨則出,可炙食。或曰石蠶之類。詳見《本草綱目》。  又《集韻》歐許切,音𢮁。義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王遇切,音芋。 《集韻》自上而下曰雨。 《韻會》風雨之雨上聲,雨下之雨去聲。 《詩·邶風》雨雪其雱。  又《小雅》雨我公田。 《釋文》雨,于付反。 《禮·月令》仲春始雨水。 《註》漢始以雨水爲二月節。  又叶羽軌切,音以。 《易林》隂積不已,雲作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