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孚戎旅


   《晋书·阮孚传》:“ 琅邪王 裒 为车骑将军,镇 广陵 ,高选纲佐,以 孚 为长吏…… 孚 答曰:‘陛下不以臣不才,委之以戎旅之重。’”后因以“阮孚戎旅”指委以军旅重任。 唐 杨炯 《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公手执旗鼓,入侍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ruǎn fú róng lǚ
成语简拼 rfrl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晋书·阮孚传》:“ 琅邪王 裒 为车骑将军,镇 广陵 ,高选纲佐,以 孚 为长吏…… 孚 答曰:‘陛下不以臣不才,委之以戎旅之重。’”后因以“阮孚戎旅”指委以军旅重任。 唐 杨炯 《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公手执旗鼓,入侍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咸〕一种弦乐器,柄长而直,略象月琴,四根民弦,现亦有三根弦的。传说因中国晋代人阮咸善弹此乐器而得名。简称“阮”。 〔大小~〕中国晋代阮籍和他的侄儿阮咸并有盛名,同为“竹林七贤”,世称“大小阮”。后“小阮”用作侄的代称,如“贤阮”。 姓。

信用。 为人所信服:深~众望。

古代兵器的总称。 军队,军事:兵~。投笔从~(指文人从军)。~装。~马。 古代称兵车:御~。 大:~功。 称(方言,音如“农”):“~有良翰”。 中国古代称西部民族:西~。~狄。 姓。

出行的,在外作客的:~行(xíng )。~馆。~次。~居。~客。~伴。商~。差(chāi)~。~社。 军队的编制单位,在师与团之间。 泛指军队:军~。强兵劲~。 共同:~进~退。 同“稆”。 同“膂”,脊梁骨。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阮』

《唐韻》虞遠切《集韻》《韻會》《正韻》五遠切,𠀤音邧。 《玉篇》山名。  又《玉篇》關名。 《前漢·成帝紀》流民欲入五阮關者,勿苛留。  又國名。 《詩·大雅》侵阮徂共。  又姓。 《廣韻》出𨻰留。  又《唐韻》《集韻》《韻會》𠀤愚袁切,音元。 《說文》代郡五阮關也。 《前漢·地理志》作五原。 《正韻》阮,古原字。  又《廣韻》五阮郡。 《前漢·地理志》作五原郡。 《註》秦九原郡,武帝元朔二年更名。 《篇海》同𨸘。

『孚』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芳無切,音敷。 《說文》卵孚也。一曰信也。 《徐鍇曰》鳥之乳卵,皆如其期,不失信也。 《詩·大雅》成王之孚。 《註》成王者之信於天下也。 《書·呂𠛬》獄成而孚。  又《禮·聘義》孚尹旁達,信也。 《馬氏曰》玉之爲物,孚尹於中,而旁達於外,所以爲信。  又《集韻》玉采也。  又孚甲。 《禮·月令·鄭註》其日甲乙,萬物皆解孚甲,自抽軋而出。  又中孚,易卦名。  又去聲。 《集韻》芳遇切,音赴。育也。 《揚子·方言》雞伏卵而未孚。或作孵。  又叶芳尤切,音浮。 《詩·大雅》儀𠛬文王,萬邦作孚。叶上臭。臭平聲。○按《集韻》訓玉采,音方尤切。孚亦有浮音,則又非但叶音矣。

『戎』

《唐韻》如融切《集韻》《韻會》而融切《正韻》而中切,𠀤音絨。 《說文》兵也。 《禮·月令》以習五戎。 《註》五戎,弓殳矛戈戟也。 《周禮·秋官·掌交》九戎之威。 《註》九戎,九伐之戎也。  又兵車名。大曰元戎,小曰小戎。 《詩·秦風》小戎俴收。  又《小雅》元戎十乗。  又《禮·王制》西方曰戎。  又大也。 《詩·周頌》念兹戎功。 《箋》戎功,大功也。 《書·盤庚》乃不畏戎毒于遠邇。 《註》戎毒,大毒也。 《揚子·方言》宋魯𨻰衞謂大曰戎。  又汝也。 《詩·大雅》戎有良翰。 《又》戎雖小子。 《註》汝也。  又相也。 《詩·小雅》烝也無戎。 《傳》戎,相也。  又拔也。 《揚子·方言》江淮南楚之閒謂拔曰戎。  又姓。春秋戎律,漢戎賜,明戎廉。  又《集韻》如蒸切,音仍。與扔通。 《前漢·古今人表》有扔君。或作𢫨。亦省作戎。  又《韻補》叶而主切,音汝。 《詩·大雅》南仲太祖,太師皇父,整我六師,以脩我戎。本作𢦦。俗作〈牛戎〉。

『旅』

《唐韻》力舉切《集韻》《韻會》兩舉切,𠀤音呂。 《說文》軍之五百人爲旅。 《書·大禹謨》班師振旅。 《傳》師入曰振旅,言整衆。 《詩·小雅》我師我旅。 《箋》五百人爲旅。 《周禮·地官·小司徒》五卒爲旅。 《註》旅,五百人。  又《博雅》旅。客也。 《易·復卦》商旅不行。  又《旅卦疏》旅者,客寄之名,羈旅之稱,失其本居而寄他方,謂之爲旅。 《詩·大雅》于時廬旅。 《箋》廬舍其賓旅。 《左傳·莊二十二年》羈旅之臣。 《註》旅,客也。  又《書·禹貢》蔡蒙旅平。 《傳》祭山曰旅。 《周禮·天官·掌次》王大旅上帝。 《註》大旅上帝祭於圜丘。國有故而祭,亦曰旅。  又《書·牧誓》亞旅。 《傳》亞,次也。旅,衆也。衆大夫其位次卿。 《左傳·文十五年》請承命於亞旅。 《註》亞旅,上大夫也。  又《書·旅獒》西旅底貢厥獒。 《傳》西戎之長。  又《詩·小雅》旅力方剛。 《傳》旅,衆也。 《儀禮·士冠禮》旅占卒。 《註》旅,衆也。  又《詩·小雅》殽核惟旅。 《傳》旅,𨻰也。  又《詩·周頌》侯亞侯旅。 《傳》旅,子弟也。  又《周禮·天官·小宰》掌官府之徵令,四曰旅,掌官常以治數。 《註》旅辟下士也。  又《周禮·地官·司徒》旅師。 《註》旅,猶處也。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函人》權其上旅,與其下旅。 《註》上旅謂要以上,下旅謂要以下。 《疏》謂札葉爲旅者,以札衆多,故言旅。  又《儀禮·鄕飮酒禮》司正升相旅,曰:某子受酬。 《註》旅,序也。  又《禮·郊特牲》臺門而旅樹。 《註》旅,道也。  又《禮·樂記》進旅退旅。 《註》旅,猶俱也。  又《後漢·光武紀》至是野穀旅生。 《註》不因播種而生,故曰旅。今字作穭,音呂。古字通。  又姓。 《前漢·功臣表》昌平侯旅卿。  又《集韻》凌如切,音臚。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