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患未萌


   防止祸患于未发生之前。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fáng huàn wèi méng
成语注音 ㄈㄤˊ ㄏㄨㄢˋ ㄨㄟˋ ㄇㄥˊ
成语简拼 fhwm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英文 crush in the bud
成语俄文 предупреждáть опáсность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防止祸患于未发生之前。


近义词



反义词



成语示例


或虑民心良莠不齐,恐有意外之变,如设立保甲连环保结;皆能防患未萌,有何惧之有?郑观应《盛世危言·民团上》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黄彭年《代刘蓉函件》之一:“大局所关,防患未萌,当局必有远虑。”


成语典故

防止祸患于未发生之前。清 黄彭年《代刘蓉函件》之一:“大局所关,防患未萌,当局必有远虑。”郑观应《盛世危言.民团上》:“或虑民心良莠不齐,恐有意外之变,如设立保甲连环保结;皆能防患未萌,有何惧之有?” 述补 在祸患还没有发生之前予以防范。清·郑观应《盛世危言·民团上》:“或虑民心良莠不齐,恐有意外之变,如设立保甲连环保结,皆能~,有何惧之有?”△多用于预先防患方面。→防患于未然 防祸于未然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戒备,预先作好应急的准备:~止。~备。预~。~范(防备,戒备)。~患未然。~意如城(指严格控制个人欲望,就像守城防敌一样)。~微杜渐(在坏事和错误刚冒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以免发展下去)。 守卫:~守。边~。海~。 堤坝:~堤。“以~止水”。 抵得,相当:百夫之~(抵得上百人的人)。

忧虑:~得~失。忧~。 灾祸:~难。祸~。隐~。防~未然。 害病:~病。~者。

不,不曾,没有:~必。~曾(céng )。~来。~尝。~竟(没有完成的)。~及(a.没有来得及;b.没有达到)。 地支的第八位,属羊。 用于记时:~时(下午一点至三点)。 放在句末,表示疑问:“君除吏尽~?吾亦欲除吏”。

植物的芽:~蘖。 发芽,开始发生:~生。~发。~芽。~动。故态复~。 古同“氓1”。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防』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扶方切,音房。 《說文》隄也。 《玉篇》鄣也。 《廣韻》防禦也。 《爾雅·釋地》墳,大防。 《疏》墳謂崖岸,狀如墳墓,名大防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凡溝必因水埶,防必因地埶。 《左傳·襄二十五年》町原防。 《註》防,隄也。 《穀梁傳·昭八年》艾蘭以爲防。 《註》防爲田之大限。 《孟子》無曲防。 《戰國策》有長城鉅防,足以爲塞。  又《玉篇》備也。 《易·旣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又《玉篇》禁也。 《禮·檀弓》蕢也,宰夫也。非刀匕是供,又敢與知防。 《註》防,禁放溢也。  又《爾雅·釋宮》容謂之防。 《註》形如今牀頭小曲屛風,唱射者所以自防隱也。 《顏延之·答鄭尚書詩》踟躕淸防密。 《註》淸防,屛風也。  又𨻰邑名。 《詩·𨻰風》防有鵲巢。 《傳》防,邑也。  又魯地名。 《春秋·隱九年》冬,公會齊侯于防。 《註》防,魯地,在琅琊縣東南。  又《隱十年》取防。 《註》高平昌邑縣西南有西防城。  又防風氏,國名。 《魯語》禹致羣神于會稽之山,防風氏后至。  又姓。 《正字通》漢有孝子防廣,明防盛。  又與房同。 《史記·項羽紀》封楊武爲吳防侯。 《前漢·地理志》作吳房,屬汝南郡。 《註》孟康曰:本房子國。  又《武帝紀》有芝生殿防內中。  又《溝洫志》宣防塞兮萬福來。  又《說文》或作𨹛。 《玉篇》或作坊。 《禮·坊記》大爲之坊,民猶踰之。 《註》坊,同防。  又《集韻》分房切,音方。 《詩·秦風》維此仲行,百夫之防。 《傳》防,比也。 《箋》猶當也。 《釋文》毛音方,鄭音房。  又《集韻》通作方。 《前漢·功臣表》汁防肅侯雍齒。 《史記》作什方。  又《廣韻》符况切《集韻》《韻會》符訪切,𠀤坊去聲。 《廣韻》守禦也。 《春秋序》聖人包周身之防。 《釋文》防,扶放切,又音房。  又《集韻》隄也。亦同坊。

『患』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慣切,音宦。 《說文》憂也。 《玉篇》禍也,疾也。 《廣韻》惡也,苦也。  又姓。  又叶胡玩切,音換。 《謝惠連·秋懷詩》平生無志意,少小嬰憂患。如何乗苦心,矧復値秋晏。  又《韻補》叶熒絹切,音院。 《蘇軾·謝吳山神文》西湖堙塞,積歲之患。禱於有神,隂假其便。  又叶胡關切,音還。 《賈誼·服賦》忽然爲人兮,何足控摶。化爲異物兮,又何足患。 《張華·鷦鷯賦》動翼而逸,投足而安。委命順理,與物無患。◎按摶,安二字𠀤寒韻,還字山韻,古通。  又叶胡涓切,音懸。 《晉·樂章明君篇》雖欲盡忠誠,結舌不能言。結舌亦何憚,盡忠爲身患。〇按言字元韻,懸字先韻,古通。 《精薀》一中爲忠,二中爲患。

『未』

《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𠀤無沸切,音味。 《說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之形。 《爾雅·釋天》太歲在未曰協洽。 《禮·月令註》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  又《前漢·律歷志》昧薆於未。 《釋名》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  又《玉篇》未猶不也,未有不,卽有也。  又未央,複姓。見《李淳風·乙巳占》。

『萌』

《唐韻》莫耕切《正韻》眉庚切,𠀤音氓。 《說文》草芽也。  又《韻會》菜始生也。 《博雅》始也。  又不動貌。 《莊子·應帝王》鄕吾示之以地文,萌乎不震不正。  又耕亦曰萌。 《周禮·秋官》薙氏掌殺草,春始生而萌之。 《註》謂耕反其萌芽。  又姓。 《正字通》五代蜀裨將萌慮。  又葭萌,地名。 《史記·貨殖傳註》屬廣漢,今利州縣。  又通氓。 《管子·山國軌》謂高田之萌曰:吾所寄幣于子者若干。 《註》萌,民也。 《戰國策》施及萌隷。  又同蕄。 《爾雅·釋訓》存存、萌萌,在也。  又《唐韻古音》讀芒。 《揚雄·幽州牧箴》義兵涉漠,偃我邊萌。叶下康韻。  又義與芒通。 《禮·月令》句者畢出,萌者盡達。 《管子·五行篇》艸木區萌。區萌卽句芒也。  又《集韻》彌登切,音瞢。義同。  又眉兵切,音明。蕨萌,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