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287-前212)古希腊学者。生于西西里岛的叙拉古(今意大利锡拉库萨)。确定了许多物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发现了杠杆原理和浮力定律,设计制造了多种机械,如螺旋扬水器、军用投射器等。著有《论平面图形的平衡》。
(前287-前212)古希腊学者。生于西西里岛的叙拉古(今意大利锡拉库萨)。确定了许多物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发现了杠杆原理和浮力定律,设计制造了多种机械,如螺旋扬水器、军用投射器等。著有《论平面图形的平衡》。
加在称呼上的词头:~大。~爷。~爹。~罗汉。~毛。~婆。~弟。~姊。
迎合,偏袒:~附。~其所好。~谀逢迎。 凹曲处:山~。
建筑物的根脚:~石。~础。奠~。 根本的,起始的:~本。~业。~层。~点。~准。 根据:~于。 化学上化合物的分子中所含的一部分子原子被看作是一个单位时,称作“基”:~团。~态。氨~。羧~。
谷类或其他植物的子实去了皮的名称:小~。大~。稻~。~珠薪桂(米像珍珠;柴像桂木,形容物价昂贵,生活困难)。 国际长度单位(旧称“公尺”“米突”),一米等于三市尺。 姓。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美~。品~。公~。~行。道~。~性。~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才兼备。度~量力。~高望重。 心意,信念:一心一~。 恩惠:~施。~泽(德化和恩惠)。~惠。感恩戴~。 姓。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於何切,音娿。 《爾雅·釋地》大陵曰阿。 《玉篇》水岸也,邸也。 《詩·小雅》菁菁者莪,在彼中阿。 《傳》中阿,阿中也。 又《大雅》有卷者阿。 又《爾雅·釋地》偏高曰阿丘。 《釋名》阿,荷也。如人擔荷物,一邊偏高也。 《詩·鄘風》陟彼阿丘,言采其蝱。 又《玉篇》倚也。阿衡,商官名。 《書·太甲》不惠于阿衡。 《傳》阿,倚。衡,平。 又《史記·范睢傳》不離阿保之手。 又《倉公傳》故濟北王阿母。 《註》服虔云:乳母也。 又《前漢·王莽傳》太阿右拂,大司空甄豐,少阿羲和,京兆尹劉歆。 《註》皆官名。 又《儀禮·士昏禮》賔升西階,當阿東面致命。 《註》阿,棟也。今文阿爲庪。 《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四阿重屋。 《註》四阿,若今四柱。 又《詩·小雅》隰桑有阿。 《箋》枝條阿阿然長美。 又《玉篇》比也,曲也。 《左傳·昭二十年》阿下執事。 《孟子》汙不至阿其所好。 又《集韻》一曰慢應。 又地名。 《左傳·襄十四年》敗公徒于阿澤。 《註》濟北東阿縣西南有大澤。 《史記·李斯傳》阿縞之衣。 《註》東阿縣,繒帛所出。 《前漢·地理志》涿郡阿陵縣。 又宮名。 《史記·秦始皇紀》先作前殿阿房。 《註》括地志云:秦阿房宮,亦曰阿城,在雍州長安縣。一云阿,近也,以其去咸陽近,故號阿房。 又太阿,劒名。 《戰國策》龍淵太阿。 又鬼名。 《莊子·達生篇》東北方之下者,陪阿鮭蠪躍之。 《註》陪阿,狀如小兒,長尺四,黑衣,赤幘,大冠,帶劒持戟。 又《淮南子·天文訓》天阿者,羣神之闕也。 又月御曰纖阿。 《司馬相如·子虛賦》纖阿爲御。 又陽阿,古名俳,善歌者。 《古詩》渡江采菱發陽阿。 又姓。 《官氏志》唐阿光進,明阿賢,本出阿伏氏。 又《韻會小補》與呵通。 《老子·道德經》唯之與阿,相去幾何。 《註》唯與阿,遲速小異。 又《集韻》倚可切,娿上聲。與猗同。柔貌。 《詩·檜風》猗儺其枝。 《釋文》猗,於可反。 《集韻》猗,或作阿。 又《韻會小補》音屋。 《古詩》家中有阿誰。 《木蘭詩》阿耶無大兒。 《又》阿妹聞𡛷來。 《世說新語》一門則有阿大中郞。 又《字彙補》阿葛切,音遏。 《釋典》有阿難。
『基』《唐韻》《集韻》《韻會》𠀤居之切,音朞。 《揚子·方言》基,據也。在下,物所依據也。 《詩·大雅》止基廼理。 《潘岳·藉田賦》結崇基之靈趾。 又田器。 《孟子》雖有鎡基。 又門塾之址。 《詩·周頌》自堂徂基。 又樂名。 《孝經緯》伏犧之樂曰立基。 又山名。 《山海經》亶爰山東三百里,曰基山。 又《集韻》渠之切。與朞通。 《咸陽靈臺𥓓》承祠基年,𩷙魚複生。 又叶古詣切,音計。 《劉向·列女頌》以爲世基。叶下避字。
『米』《廣韻》《正韻》莫禮切《集韻》《韻會》母禮切,𠀤瀰上聲。 《說文》粟實也。象禾實之形。 《註》穬顆粒也。十,其稃彙開而米見也。八八,米之形。 《鄭康成·詩箋》米之率,糲十,𥺛九,𥽦八,侍御七。 《周禮·地官》舍人掌米粟之出入。 《註》九穀六米。 《疏》九穀六米者,九穀之中,黍、稷、稻、粱、苽、大豆六者皆有米,麻與小豆、小麥三者無米,故云九穀六米。 又姓。唐有米嘉榮。 又學名。 《禮·明堂位》米廩,有虞氏之庠也。 又《本草》蛇牀,一名蛇米。 《廣東新語》薏苡,一名𧆐米,亦曰薏珠子。 又《日本土風記》倭國十二支之巳曰米。
『德』《唐韻》《正韻》多則切《集韻》《韻會》的則切,𠀤登入聲。 《廣韻》德行也。 《集韻》德行之得也。 《正韻》凡言德者,善美,正大,光明,純懿之稱也。 《易·乾卦》君子進德修業。 《詩·大雅》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書·臯陶謨》九德,寬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𥳑而廉,剛而塞,彊而義。 又《洪範》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剛克,三曰柔克。 《周禮·地官》六德:知、仁、聖、義、中、和。 又《玉篇》德,惠也。 《書·盤庚》施實德于民。 《詩·小雅》旣飽以德。 又善敎也。 《禮·月令》孟春之月,命相布德,和令,行慶,施惠。 《註》德謂善敎。 又感恩曰德。 《左傳·成三年》王曰:然則德我乎。 《疏》德加於彼,彼荷其恩,故謂荷恩爲德。 《後漢·樊曄傳》光武微時,曄餽餌一笥,帝德之不忘。 又《韻會》四時旺氣也。 《禮·月令》某日立春,盛德在木。 又《諡法》綏柔士民,諫爭不威,執義揚善,曰德。 又《說文》升也。 又《玉篇》福也。 又星名。 《前漢·郊祀志》望氣王朔言,後獨見塡星出如瓜。有司皆曰:陛下建漢家封禪,天其報德星云。 《註》德星,旣填星也。 又《韻會》亦作悳。 《前漢·賈誼傳》悳至渥也。 又州名。 《廣韻》秦爲齊郡地,漢爲平原郡。武德初爲德州,因德安縣以名之。 又叶都木切,音篤。 《謝惠連·雪賦》曹風以麻衣比色,楚謠以幽蘭儷曲。盈尺則呈瑞於豐年,袤丈則表沴於隂德。 又叶得各切,當入聲。 《易林》酒爲歡伯,除憂來樂,福善入門,與君相索,使我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