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经幢,将佛经咒文写在长筒圆形的绸伞上,或写在旛盖上。刻佛经咒文于石柱上的叫石幢。唐 李白 有《崇明寺佛顶尊胜陀罗尼幢颂》诗。 王琦 题注:“梵语陀罗尼者,华言总持,谓总统摄持,无有遗失,即咒之别名也……幢者,释家旛盖之类,此则以石为幢
佛教的经幢,将佛经咒文写在长筒圆形的绸伞上,或写在旛盖上。刻佛经咒文于石柱上的叫石幢。唐 李白 有《崇明寺佛顶尊胜陀罗尼幢颂》诗。 王琦 题注:“梵语陀罗尼者,华言总持,谓总统摄持,无有遗失,即咒之别名也……幢者,释家旛盖之类,此则以石为幢
〔~螺〕一种儿童玩具,呈圆椎形,用绳绕上,然后一拉,使其在地上旋转起来,用鞭抽打旋转不停。 山冈。
梵语“比丘尼”的简称,佛教中出家修行的女子:~姑。~庵。削发为~。 古同“昵”,相近,亲近。
古代原指支撑帐幕、伞盖、旌旗的木竿,后借指帐幕、伞盖、旌旗。 〔~~〕形容影子摇晃,如“人影~~”。 刻着佛号或经咒的石柱:经~。石~。
量词,指房屋:一~大楼。
《廣韻》徒何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何切,𠀤音駝。 《玉篇》陂陀,險阻也。 《爾雅·釋地註》陂陀,不平。 《博雅》陂陀,衺貌。 《玉篇》俗作陁。 《集韻》同岮。 又沙陀,後唐始興之地。 《五代史·唐本紀》別自號曰沙陀。沙陀者,大磧也,在金莎山之陽蒲類海之東。 又補陀,山名,在明州昌國海中。 又音遲。 《司馬相如·上林賦》巖陀甗錡。 《註》陀,音遲。郭璞曰:陀,崖際。○按漢書陀作阤,音豸。 又《集韻》待可切,音舵。與阤同。 《淮南子·繆稱訓》岸崝者必陀。 《集韻》本作阤。或作陊。
『尼』《廣韻》《集韻》《韻會》𠀤女夷切,音泥。 《說文》从後近之也。从尸匕聲。 《徐鍇曰》尼猶昵也。 《廣韻》又和也。 又先師孔子仲尼。 《家語》顏氏禱於尼丘,而孔子生,故字曰仲尼。尼丘,山名。 又女僧也。 《釋典》有比丘尼。 又《集韻》《類篇》尼質切《韻會》《正韻》女乙切,𠀤音匿。 《爾雅·釋詁註》尼者,近也。引尸子,悅尼而來遠。 《孔穎達曰》尼,近也。通作昵。 又《五音集韻》乃禮切,音伱。 《爾雅·釋詁》尼,定也。 《註》止也。止亦定也。 《孟子》止或尼之。今讀泥去聲,義同。尼猶曳止之也。別作柅。
『幢』《唐韻》宅江切《集韻》《韻會》傳江切,𠀤音橦。 《說文》旌旗之屬。 《揚子·方言》翿幢,翳也。楚曰翿,關西關東皆曰幢。 《釋名》幢,童也,其貌童童也。 《前漢·韓延壽傳》建幢棨,植羽葆。 《註》晉灼曰:幢,旌幢也。師古曰:幢,麾也。 又《廣韻》直降切《集韻》丈降切,𠀤音䡴。 《廣韻》后妃車𨏥。 《釋名》幢,容也,施之車蓋童童然,以隱蔽形容也。 又《韻會》徒東切,音同。 《張衡·東京賦》設業設虡,宮縣金鏞。鼖鼓路鼗,樹羽幢幢。 《註》幢幢,羽貌。 又通作潼。 《集韻》潼容,車幨帷也。或从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