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支付邮资同时,附带为其他事业捐款的邮票。《集邮家》1985年第10期:“附捐邮票既不类同于普通邮票,又区别于特种邮票,也不能归属于纪念邮票。”
一种在支付邮资同时,附带为其他事业捐款的邮票。《集邮家》1985年第10期:“附捐邮票既不类同于普通邮票,又区别于特种邮票,也不能归属于纪念邮票。”
另外加上,随带着:~体。~件。~带(a.另外有所补充的;b.非主要的)。~庸。~会(a.把不相关连的事勉强拉到一起,如“牵强~~”;b.组织文章、布局谋篇、命意修辞等创作活动,如“精思~~,十年乃成”)。~赘悬疣。 同意,赞同:随声~和。~议。 捎带:“一男~书至”。 靠近:~近。~耳低言。 依从:依~。归~。趋炎~势。
舍弃,抛弃:~弃。~生。~躯。 献助:~资。~献。~助。募~。 旧时献钱得官职:~官。~纳。 赋税的一种:车~。房~。
由国家专设的机构传递信件、款项、物件等:~递。~包。通~。 有关邮务的:~政。~购。~船。 特指“邮票”:~展。~坛(集邮界)。集~。 古代传递文书的驿站:~吏。
纸币,通货:钞~。~子。~额。 印的或写的凭证:~据。~证。股~。车~。选~。 非职业演戏:~戏。~友。 量词,相当于“批”:一~货物。 被匪绑架做抵押的人:绑~儿。撕~儿。
同“飘”,随风摆动飞扬。
《廣韻》《集韻》《韻會》𠀤符遇切,音駙。 《玉篇》依也,近也,著也。 《廣韻》寄附。 《集韻》托也。 《易·剝卦》山附于地。 《禮·樂記》附親萬民也。 《周禮·地官·大司徒》其附于𠛬者,歸于士。 《註》附,麗也。 《孟子》附於諸侯曰附庸。 又《玉篇》附,益也。 《論語》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爲之聚斂,而附益之。 《前漢·諸侯王表》設附益之法。 《註》封諸侯過限,曰附益。◎按《說文》附益作坿字,泥。 又《廣韻》姓也。晉有附都。 又轉附,山名。 《孟子》吾欲觀於轉附朝儛。 又附耳,星名。 《史記·天官書》畢曰罕車,其大星旁小星爲附耳。 又高附,國名。 《後漢·西域傳》高附國,在大月氏西南,亦大國也。 又附子,藥名。 《前漢·外戚傳》卽擣附子,齎入長定宮。 又與祔通。 《禮·雜記》大夫附于士。 《註》附,讀爲祔,祔祭也。 又《唐韻》符又切《集韻》扶富切,𠀤音覆。 《說文》附婁,小土山也。 又《夏侯惠·景福殿賦》曾櫨外關,榱桷內附。或因勢以連接,或邪詭以盤構。 又《集韻》薄口切,音瓿。 《玉篇》附婁,今作培。 《集韻》或作㟝㟊。 又與胕通。親戚曰肺附。 《前漢·劉向傳》臣幸託肺附。 又《集韻》芳無切,音敷。古孚字。卵孚也。註詳子部四畫。 又叶音府。 《詩·大雅》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後,予曰有奔奏,予曰有禦侮。後叶下五反,奏叶宗五反。
『捐』《唐韻》與專切《集韻》《韻會》余專切,𠀤音沿。 《說文》弃也。 《前漢·竇嬰傳》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無所恨。 又《增韻》除去也,損也。 《史記·吳起傳》捐不急之官。 又病死曰捐瘠。 《列子·楊朱篇》生相憐,死相捐。 又《正韻》于權切,音員。義同。 又叶于倫切,音筠。 《陸雲詩》靑雲方乗,芳餌可捐。達觀在一,萬物自賔。
『邮』《廣韻》以周切《集韻》夷周切,𠀤音由。 《玉篇》左馮翊高陵縣有邮亭。 又《廣韻》鄕名。 又《唐韻》徒歷切《集韻》亭歷切,𠀤音笛。義同。 《唐韻》羽求切《集韻》《正韻》于求切,𠀤音尤。 《說文》境上行書舍也。 《廣韻》郵,驛也。 《風俗通》漢攺郵爲置,置亦驛也,度其遠近置之也。 《增韻》馬傳曰置,步傳曰郵。 《爾雅·釋言》郵,過也。 《註》道路所經過也。 又《集韻》田閒舍也。 《禮·郊特牲》郵表畷。 《註》郵若郵亭,謂田畯于田畔相連畷處造亭居之,以督民之耕也。 又《正韻》過也。與尤通。 《禮·王制》郵罰麗于事。 《註》郵,過也。麗,附也。過人、罰人,當各附于其事,不可假他以喜怒也。 《前漢·成帝紀》以顯朕郵。 又《正韻》最也。殿最亦曰殿郵。 《列子·穆王篇》魯之君子,迷之郵者。 《註》郵,與尤同。 又《廣韻》督郵,古官號。 《釋名》主諸縣罰負郵殿糾攝之。 《晉書·陶潛傳》郡遣督郵至縣。 又高郵,州名。 又姓。 《左傳·哀二年》有郵無恤。 又《集韻》是爲切,音垂。地名。在衞。 又叶于其切,音移。 《詩·小雅》不知其郵。叶上僛。 《正字通》《說文》本作𨞄。从𡍮。𡍮,遠邊也。俗省作郵、𨜚。 《集韻》作缷。
『票』《集韻》𤰞遙切,音摽。本作𤐫。省作䙳。今作票。 《說文》火飛也。 《揚子·太𤣥經》見票如累明,利以正於王。 《註》君子之道,重明麗正,光輝宣著,故利正於王也。 又《前漢·禮樂志》票然逝旗逶蛇。 《師古註》票然,輕舉意。 《揚雄·羽獵賦》亶觀夫票禽之紲隃。 《師古註》票禽,輕疾之禽也。 又毗召切,音驃。義同。 又《前漢·霍去病傳》爲票姚校尉。 《師古曰》票,頻妙反。 《服虔曰》音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