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梁放肆


   陆梁:跳着行走的样子,引申为跋扈。形容十分嚣张,肆无忌惮。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lù liáng fàng sì
成语简拼 llfs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陆梁:跳着行走的样子,引申为跋扈。形容十分嚣张,肆无忌惮。


成语示例


~,不可以折简致之。 《旧唐书?李密传》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汉·陈琳《檄吴将样部曲》:“而便陆梁放肆,顾行吠主。”


成语典故

汉·陈琳《檄吴将样部曲》:“而便陆梁放肆,顾行吠主。”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高出水面的土地:~地。大~。 随从的样子:~~续续。 跳跃:“……翘足而~,此马之真性也”。 〔~离〕❶色彩繁杂,如“斑驳~~”;❷长(cháng),如“带长铗之~~兮,冠切云之崔嵬”。 姓。

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泛指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房~。栋~。~上君子(指窃贼)。 桥:桥~。津~(渡口和桥梁,借指学习的门径)。 器物、身体或其他物体上中间高起的部分:鼻~。山~。车~。 中国战国时期国名,魏国于公元前361年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后,改称“梁”。 中国朝代名(a.南朝之一;b.五代之一)。 姓。

解脱约束,得到自由:把笼子里的鸟~了。~胆。~诞。~任。~肆。~歌。~怀。豪~。释~。 散(sàn):~工。~假。~学。~晴(阴雨后转晴)。 带牲畜到野外去吃草:~牧。~羊(亦喻任其自由行动,放手不管,含贬义)。 驱逐到远方去:~逐。~黜。流~。 到基层去:~官(古时指任命为外地官员)。下~。 发出:~电。~毒。~光。发~。 借钱给别人,收取利息:~债。~贷。 扩展:~大。~宽。 花开:百花齐~。心花怒~。 搁、置:这件事情不要紧,先~一~。存~。~弃。~心。~置。 至:~乎四海。摩顶~踵。

放纵,任意行事:~口。~虐。~意。放~。~无忌惮。 尽,极:~力(尽力)。~目。~勤。 陈列,陈设:~筵。 古代指人处死刑后暴尸示众:~诸市朝。 店铺:市~。茶坊酒~。 “四”的大写。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梁』

《唐韻》《集韻》《韻會》呂張切《正韻》龍張切,𠀤音良。 《說文》水橋也。 《禮·月令》孟冬謹關梁。 《詩·大雅》造舟爲梁。 《爾雅·釋地》梁莫大于溴梁。  又石絕水爲梁。 《詩·衞風》在彼淇梁。 《禮·王制》獺祭魚,然後虞人入澤梁。  又魚梁,水堰也。堰水爲關空,承之以笱,以捕魚。梁之曲者曰罶。 《詩·齊風》敝笱在梁。 《小雅》胡逝我梁。  又《爾雅·釋地》隄謂之梁。  又屋脊柱曰棟,負棟曰梁。 《爾雅·釋宮》楣謂之梁。  又冠梁,冠上橫脊也。 《漢大官令》冠兩梁。  又陸梁。 《揚雄·甘泉賦》帶干將而秉玉戚兮,飛蒙茸而走陸梁。 《註》陸梁,亂走貌。  又跳梁。 《莊子·逍遙遊》貍狌東西跳梁,中于機辟。  又彊梁。 《金人銘》彊梁者不得其死。 《後漢·禮儀志》神名,能食鬼。  又大梁,西方之宿。 《爾雅·釋天》大梁,昴也。  又州名。 《書·禹貢》華陽黑水惟梁州。  又國名。周平王封少子康于夏陽,是謂梁伯。  又大梁,地名。 《史記》魏惠王徙治大梁。  又山名。 《詩·大雅》奕奕梁山。  又呂梁,水名。 《莊子·達生篇》孔子觀于呂梁。  又都梁,香草名,澤蘭也。 《荆州記》都梁山下生蘭草,因以爲名。  又姓。 《廣韻》出安定、天水、河南三望。周梁鱣,漢梁鴻。複姓,梁丘、梁由。

『放』

《唐韻》《集韻》《韻會》𠀤甫妄切,音舫。 《說文》逐也。 《小爾雅》棄也。 《書·舜典》放驩兜于崇山。 《疏》放逐。 《左傳·宣元年》晉放其大夫胥甲父于衞。 《註》放者,受罪黜免,宥之以遠。  又《書·武成》放牛于桃林之野。 《疏》據我釋之,則云放。  又《禮·曲禮》毋放飯。 《註》去手餘飯於器中。  又《左傳·昭十六年》獄之放紛。 《註》放,縱也。  又《論語》隱居放言。 《何晏註》放,置也,不復言世務。  又《孟子》如追放豚。 《趙岐註》放逸之豕。  又《博雅》妄也。 《玉篇》散也。 《增韻》肆也,捨也。 《正韻》廢也。  又《廣韻》分兩切《集韻》甫兩切《正韻》妃兩切,𠀤音昉。同倣。學也。 《玉篇》比也。 《類篇》效也。 《書·堯典》曰若稽古帝堯,曰放勳。 《疏》能放效上世之功。  又《周禮·天官》食醫,凡君子之食恆放焉。 《註》放,猶依也。  又《孟子》放乎四海。 《趙岐註》放,至也。  又《集韻》分房切。方,或作放,倂船也。 《前漢·禮樂志》神裴回若留放,殣冀親以肆章。 《說文》从攴作放。放字原从攴作。

『肆』

《玉篇》《廣韻》《集韻》《類篇》《韻會》息利切《正韻》悉漬切,𠀤音四。 《說文》極陳也。 《爾雅·釋言》肆,力也。 《疏》極力也。 《左傳·昭十二年》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 《註》肆,極也。 《周語》藪澤肆旣。 《註》肆,極也。旣,盡也。  又《玉篇》放也,恣也。 《易·繫辭》其事肆而隱。 《疏》其辭放肆顯露,而所論義理深而幽隱也。 《左傳·昭三十二年》伯父若肆大惠,復二文之業,弛周室之憂。 《註》肆,展放也。 《禮·表記》君子莊敬日强,安肆日偷。 《註》肆,猶放恣也。  又遂也。 《書·舜典》肆類于上帝。 《傳》肆,遂也。  又次也。 《詩·小雅·跂彼織女終日七襄箋》襄,駕也。駕謂更其肆也。 《疏》謂止舍處也。天有十二次,日月所止舍也。舍卽肆也。在天爲次,在地爲辰,每辰爲肆,是歷其肆舍有七也。  又陳也,列也。 《書·牧誓》昬棄厥肆祀弗答。 《傳》昏,亂也。肆,陳也。 《詩·大雅》肆筵設席。 《註》肆者,陳設之意。  又《古今註》肆,所以陳貨鬻之物也。 《周禮·地官·司市》掌以陳肆辨物而平市。 《註》肆,謂陳物處。 《前漢·𠛬法志》開市肆以通之。 《註》師古曰:肆,列也。  又《韻會》旣𠛬,陳尸曰肆。 《禮·月令》仲春之月,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毋肆掠。 《註》肆,謂死𠛬暴尸也。 《周禮·秋官·掌囚》凡殺人者,踣諸市,肆之三日。  又《爾雅·釋詁》肆,故也。 《疏》肆之爲故,語更端辭也。 《又》肆,今也。 《註》肆旣爲故,又爲今,此義相反而兼通者。 《書·大禹謨》肆予以爾衆士,奉辭代罪。 《傳》肆,故也。 《詩·大雅》肆不殄厥慍,亦不隕厥問。 《傳》肆,故今也。  又《博雅》伸也。 《左傳·僖三十年》旣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註》肆,申也。  又《小爾雅》餘也。  又緩也。 《書·舜典》眚災肆赦。 《傳》肆,緩也,過而有害,當緩赦之。 《左傳·莊二十二年》肆大眚。 《疏》肆,緩也。◎按公羊傳註:肆,跌也,過度也。穀梁傳註:肆,失也。三傳異義。  又《玉篇》量也。  又大也。 《書·梓材》越厥疆土,于先王肆。 《傳》能遠拓其界壤,則于先王之道遂大。  又長也。 《詩·大雅》其詩孔碩,其風肆好。 《傳》肆,長也。  又弃也。 《揚雄·長楊賦》故平不肆險。安不忘危也。 《註》服虔曰:肆,弃也。  又《小爾雅》突也。 《詩·大雅》是伐是肆。 《傳》肆,疾也。 《箋》肆犯突也。 《疏》肆爲犯突,言犯師而衝突之。 《左傳·文十二年》若使輕者,肆焉其可。 《註》肆,暫往而退也。  又《周禮·春官·小胥》凡縣鍾磬,半爲堵,全爲肆。 《註》編縣之,二十六枚在一虡,謂之堵。鍾一堵,磬一堵,謂之肆。 《左傳·襄十一年》歌鍾二肆。 《註》肆,列也。縣鍾十六爲一肆。二肆,三十六枚。  又官名。 《周禮·地官》肆長各掌其肆之政令。  又姓。 《何氏姓苑》有漁陽太守肆敏。  又祭名。 《史記·周本紀》肆祀不答。  又《集韻》息七切,音悉。放也。  又《韻會》羊至切。與肄同。 《五音集韻》習也,嫩條也。 《禮·玉藻》肆束及帶,勤者有事則收之,走則擁之。 《註》肆,讀爲肄。肄,餘也。 《釋文》肆,音肄。  又音陔。 《禮·禮器》其出也,肆夏而送之,蓋重禮也。 《註》肆夏,當爲陔夏。 《釋文》肆,依註作陔,古來切。  又《集韻》他歷切,音逖。解也。 《禮·郊特牲》腥肆爓腍祭。 《註》治肉曰肆。 《疏》肆,剔也。 《釋文》肆,敕歷切。 《周禮·地官·大司徒》祀五帝,奉牛牲,羞其肆。 《註》鄭司農雲,肆,陳骨體也。士喪禮曰:肆解去蹄。 《贾疏》羞,進也。肆,解也。謂於俎上進所解牲體於神座前。 《釋文》肆,他歷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