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恒弑君


   陈恒 , 春秋 齐 大臣。 陈恒 弑君是君主无道,出于被迫,因此《春秋·哀公十四年》只书“ 齐 人弑其君”。后因以“陈恒弑君”为代人受过之典。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辞院》:“这寃怎伸,硬叠成 曾参 杀人;这恨怎吞,强书为 陈恒 弑君。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chén héng shì jūn
成语简拼 chsj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陈恒 , 春秋 齐 大臣。 陈恒 弑君是君主无道,出于被迫,因此《春秋·哀公十四年》只书“ 齐 人弑其君”。后因以“陈恒弑君”为代人受过之典。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辞院》:“这寃怎伸,硬叠成 曾参 杀人;这恨怎吞,强书为 陈恒 弑君。


出处典源

成语典故

《春秋.哀公十四年》:“齐人弑其君壬(齐简公)于舒州。”按,齐君无道,大臣陈恒出于被迫将其弑除,因此《春秋》只书“齐人”;但《左传》则书“齐 陈恒弑其君”。后因以“陈恒弑君”为代人受过之典。清 孔尚任《桃花扇.辞院》:“这冤怎伸,硬叠成曾参杀人;这恨怎吞,强书为陈恒弑君。”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持久:~心。~久。~定。~齿。永~。~星。~温。 经常的,普通的:~言。 姓。

古时称臣杀君、子杀父母:~君。~父。

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主。~子(a.旧指贵族、统治者及其代言人;b.指品行好的人,如“正人~~”)。~王。~上。国~。~权。~临。~侧。 古代的封号:商~。平原~。信陵~。长安~。 对对方的尊称:张~。诸~。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弑』

《唐韻》《集韻》《韻會》式吏切《正韻》式志切,𠀤音試。 《釋名》下殺上曰弑。弑,伺也,伺閒而後得施也。 《類篇》弑,殺也。自外曰𢍿,自內曰弑。 《集韻》或作煞、𢎍。𢎍字原从刍从弋作。

『君』

《唐韻》舉云切《集韻》《韻會》拘云切,𠀤音軍。 《說文》尊也。从尹,發號,故从口。 《白虎通》君者,羣也,羣下歸心也。 《易·師卦》大君有命。 《書·大禹謨》皇天眷命,奄有四海,爲天下君。  又凡有地者,皆曰君。 《儀禮·子夏傳》君,至尊也。 《註》天子,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 《晉語》三世仕家君之。  又夫人亦稱君。 《詩·鄘風》我以爲君。 《傳》君國小君。 《箋》夫人對君稱小君。 《論語》邦君之妻,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  又子稱父母曰君。 《易·家人》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  又子孫稱先世皆曰君。 《孔安國·尚書序》先君孔子,生于周末。  又兄稱弟曰君。 《杜牧·爲弟墓誌》君諱顗。  又妾稱夫曰君。 《禮·內則》君已食徹焉。 《註》此謂士大夫之妾也。 《儀禮·喪服》妾謂君。 《註》妾謂夫爲君者,不得體之,加尊之也,雖士亦然。 《疏》以妻得體之,得名爲夫,妾雖接見於夫,不得體敵,故加尊之,而名夫爲君。  又婦稱夫亦曰君。 《古樂府》十七爲君婦。  又夫稱婦曰細君。 《前漢·東方朔傳》歸遺細君,又何仁也。  又上稱下亦曰君。 《史記·申屠嘉傳》上曰:君勿言吾私之。  又封號曰君。 《史記·商君傳》秦封之於商十五邑,號爲商君。  又婦人封號亦曰君。 《史記·外戚世家》尊皇太后母臧兒爲平原君。  又彼此通稱亦曰君。 《史記·司馬穰苴傳》百姓之命,皆懸於君。君謂莊賈也。  又《張儀傳》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蘇君。  又隱士就聘者曰徵君。 《後漢·逸民韓康傳》亭長以韓徵君當至。  又持節出使者曰使君。 《後漢·𡨥恂傳》非敢脅使君。  又《諡法》慶賞𠛬威曰君,從之成羣曰君。  又君子,成德之稱。 《易·乾卦》君子,終曰乾乾。 《論語》不亦君子乎。 《註》君子,成德之名。  又姓。 《正字通》明有君助。  又叶姑員切,音涓。 《劉向·烈女傳》引過推讓,宣王悟焉。夙夜崇道,爲中興君。